ID: 2252221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章末综合提升学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9次 大小:684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结构,升学,综合,章末,周期律
  • cover
章末综合提升 一、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元素原子的结构判断 ①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②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多,越难失电子,金属性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一般来说,同周期元素,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 (3)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元素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 (4)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元素原子的结构判断 ①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 ②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 (2)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①单质越易与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如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 ③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例如:Cl2+2KI===2KCl+I2,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 (3)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如S2-的还原性比Cl-强,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针对练1.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比KOH的碱性强 B.铯与水或酸溶液反应剧烈,都生成氢气 C.Cs的还原性比Na强,故Na+的氧化性强于Cs+ D.Cs2CO3不易溶于水 答案:D 解析:Cs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电子层数比K的多,故Cs的金属性比K强,CsOH的碱性比KOH强,A项正确;Cs与Na性质相似,与水或酸反应更剧烈,都生成H2,B项正确;Cs的还原性比Na强,所以Na+得电子的能力比Cs+强,C项正确;因为Na2CO3、K2CO3均易溶于水,所以Cs2CO3也易溶于水,D项错误。 针对练2.某小组设计如图装置,证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下列选项中所提供的试剂、现象及结论有错误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④ 现象及结论 A 浓盐酸 高锰酸钾 NaOH溶液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试纸变蓝;非金属性:Cl>I B NaOH溶液 AlCl3溶液 - -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而后沉淀消失;金属性:Na>Al C 氯水 Na2S溶液 - - 生成淡黄色沉淀;非金属性:Cl>S D 稀盐酸 碳酸钙 Na2SiO3溶液 - 产生气泡;生成白色沉淀;非金属性:Cl>C>Si 答案:D 解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浓盐酸和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和KI反应生成碘,氯气是氧化剂、碘是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l2>I2,非金属性:Cl>I,故A正确;氢氧化钠和氯化铝反应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NaOH溶液和Al(OH)3反应生成Na[Al(OH)4],NaOH能溶解Al(OH)3,说明碱性:NaOH>Al(OH)3,则金属性:Na>Al,故B正确;氯气和Na2S反应生成S,氯气为氧化剂、S为氧化产物,则氧化性:Cl2>S,所以非金属性:Cl>S,故C正确;盐酸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挥发出的HCl干扰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的反应,所以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故D错误。 二、元素“位—构—性”关系与元素推断 1.元素的结构、位置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而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又可推测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解答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思路 (1)由元素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推断 (2)由元素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特性)推断 (3)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 3.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某些特殊性质 (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最大的是钠元素。 (2)气体单质密度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 (3)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