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5310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杨柳青 教案 苏少版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36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杨柳青,教案
  • cover
《杨柳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了解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你们听听这首歌熟悉吗?它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师跟伴奏演唱《茉莉花》 生答 师:说到江苏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就生活在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江苏啊除了南京还有好多风景秀丽的城市,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到一个城市去转转,在欣赏美景的时候看看我们来到了哪座城市? 生欣赏视频 2、播放自制扬州音乐风光片,让学生欣赏,背景音乐民乐合奏《杨柳青》。 (师:三月的这里烟雨蒙蒙,琼花盛开,花香扑鼻。她是个风景很美的城市,她历史悠久,地处江苏 ( http: / / baike. / view / 4141.htm )省中部。杨柳是她的标志之一。隋炀帝开凿运河北下来到这里,将柳树种植运河两岸,并赐给其姓,所以才有“杨柳”名称。这里不仅水美景美,人也美,扬州还有闻名遐迩的美食,它不仅味美而且样子也很好看,有红有绿。恰似花红柳绿的美景。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欣赏扬州美景,老师配音讲解,视听结合,将音乐美和景色美融入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江南风采和魅力。) 生答:扬州 师:大家看到了这份炒饭就知道这是扬州。看到这风景如画的扬州城,不光同学们陶醉了,连诗人也忍不住想要赞美一番 师朗诵诗句 师: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这首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多么令人向往的扬州美景啊!扬州不仅风景如画,那里的民歌也非常有特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二、学习新歌: 师范唱歌谱 师:你们听听看歌曲的曲调是由哪几个音构成的? 生:do re mi sol la 师:真聪明!这样的五个音构成中国特有的五声调式,江苏民歌大多是以五声调式的形式出现的。 师范唱《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师:下面,你们再听听老师唱歌词,听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在歌曲中大家还发现了这首歌的前两行有什么比较有趣的地方? 生:有很多语气词(啊,呵呵依呵呵等等) 师唱着给学生找,加深印象 师:它们能不能表达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先听老师去掉语气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它们的作用) 生:不能,去掉歌曲就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欢快的韵味了的。 师:你们真聪明!像这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的歌词,我们叫它们衬词。 师:《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生跟音乐用“lv”哼唱一遍。 3、了解歌名与歌曲内容之间的关系 师:这首歌曲除了衬词,实际上只有一句歌词:早晨下田露水多,点点露水润麦苗。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歌词,找找歌曲题目与内容之间有没有关系。 (提示学生去掉了衬词看歌词)歌曲的题目“杨柳青”与歌曲内容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自由想象) 师:其实啊,歌曲最早的歌词的确是与柳色青青有关,可是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脱离歌词内容的衬词,本课中的杨柳已经和歌词毫无关系了。 4、体会歌词一字多音的演唱。 师:那么这一句歌词啊,每个字几乎都有两个音。我们来试试唱一唱。(试唱前两句) 逐句教唱,两小节为单位 师:有没有觉得难唱的地方?(引导学生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