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6327

实践润德·减负赋能——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校本化探索 讲座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4-2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2661619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实践,校本,PPT,33张,课件,讲座
  • cover
(课件网) 2025.03 汇报人 实践润德·减负赋能 ———基于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校本化探索 目 录 01 02 03 一、问题背景:“双减”政策的迫切要求 二、立足校情:从统一走向精准,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04 05 五、经验总结 四、案例分享:《滋养心灵》作业设计实例 01 PART 一、问题背景: “双减”政策的迫切要求 01 生理健康:2023年青少年近视率(52.7%)、体质达标率(88.3%)及睡眠质量(<7小时/日占63%)。 心理健康:焦虑检出率(24.6%)、抑郁倾向(17.8%)与心理辅导覆盖率(城市78% vs 农村43%)的城乡差异。 数字生存:日均屏幕使用时长(4.2小时)、网络素养达标率(61%)及AI工具使用渗透率(38%)。 一、问题背景:“双减”政策的迫切要求 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设计,减少机械性作业,增加实践性和互动性作业,实现“减负增效”,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问题背景:“双减”政策的迫切要求 02 PART 二、立足校情:从统一走向 精准,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 二:立足校情:从统一走向精准,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 我校学生既有优势也有短板,虽然学习基础薄弱,但是动手能力强;家庭教育资源有限,校外可利用的道法资源丰富;学生学习习惯差,但可塑性强。针对这种情况,在作业设计时要发挥学生长处、规避短板,从统一走向精准。 二:立足校情:从统一走向精准,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 核心理念: “让每个生命都被看见” 03 PART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 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①基础层:绘制知识结构图(六上4.2《让家更美好》知识结构图)(适合基础薄弱生)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一)内容设计:从教材走向生活 作业采取分层设计 ②提升层:体味美好,反思不足,共建美好家庭(回顾并分享家庭故事)(适合中等生)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一)内容设计:从教材走向生活 作业采取分层设计 ③创意层:开展社会实践(亲子游玩)(适合学有余力生)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一)内容设计:从教材走向生活 作业采取分层设计 六年级8.1《认识生命》学生探访济医生命科学馆,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一)内容设计:从教材走向生活 九年级上册5.1《延续文化血脉》,组织学生去山东省博物馆、尼山、孟庙研学,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涵养家国情怀。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一)内容设计:从教材走向生活 初中道法课程强调知行合一,因此让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增强学习兴趣 促进知识理解 培养实践能力 提升核心素养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一)内容设计:从教材走向生活 (二)措施保障:从学校走向家庭 学校主导:家长讲堂/作业开放日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二)措施保障:从学校走向家庭 家庭实践:亲子共做/家风传承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二)措施保障:从学校走向家庭 社会支持:乡土课堂/非遗传承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三)评价改革:从分数走向成长 维度 实施工具 数据采集点 成长轨迹 电子成长档案袋 课堂表现/作业记录 素养发展 核心素养雷达图 道德认知/法治思维/实践创新 乡土认同 文化传承积分卡 非遗学习/社区服务 三、创新实践:从教材走向生活,让兴趣与素养同进 (三)评价改革:从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