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素养提升 物理 观念 固体和 固体材料 (1)固体分为 和 ,晶体分为 和 (2)晶体的微观结构 (3)新材料及应用:液晶、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 液体 (1)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张紧、具有 的趋势,使液体的表面积趋向 (2)浸润和不浸润、毛细现象 温度和 温标 (1)热平衡的特点:一切达到热平衡的系统都具有相同的 (2)热力学温度与摄氏度的关系:T=t+ 气体实 验定律 (1)等温变化的规律 (2)等容变化的规律 (3)等压变化的规律 理想气体 (1)理想气体:严格遵从 的气体。实际气体在压强 ,温度 时可以看成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特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分子势能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质量一定) 科学 思维 1.能建立理想气体模型,知道将实际气体看成理想气体的条件 2.能用气体等温变化、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规律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 3.能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解释气体实验定律 科学 探究 能对“一定质量和温度不变的气体压强和体积关系”提出相关问题或猜想 探究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并体会作p-图像的必要性 科学态度 与责任 通过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学习和研究,领会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逐渐形成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 例1 (2023·广州市高二期末)关于液体和固体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水蛭停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作用 B.图乙中石英晶体像玻璃一样,没有固定的熔点 C.图丙中水银在玻璃上形成“圆珠状”的液滴说明水银不浸润玻璃 D.图丁中组成晶体的微粒对称排列,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间点阵,因此表现为各向同性 例2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状态B、C、D回到状态A的p-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BA的延长线经过原点O,BC、AD与横轴平行,CD与纵轴平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到B过程中,气体的压强变大、温度升高、体积变大 B.B到C过程中,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次数增多 C.C到D过程中,体积变大、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不变 D.D到A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内能减小、体积变大 处理图像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看清坐标轴,理解图像的意义。 (2)观察图像,弄清图像中各量的变化情况,看是否属于特殊变化过程,如等温变化、等容变化或等压变化。 (3)若不是特殊过程,可在坐标系中作特殊变化的图像(如等温线、等容线或等压线),实现两个状态的比较。 例3 (2024·安徽卷)某人驾驶汽车,从北京到哈尔滨,在哈尔滨发现汽车的某个轮胎内气体的压强有所下降(假设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不变,且没有漏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于是在哈尔滨给该轮胎充入压强与大气压相同的空气,使其内部气体的压强恢复到出发时的压强(假设充气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温度与环境相同,且保持不变)。已知该轮胎内气体的体积V0=30 L,从北京出发时,该轮胎气体的温度t1=-3 ℃,压强p1=2.7×105 Pa。哈尔滨的环境温度t2=-23 ℃,大气压强p0取1.0×105 Pa。求: (1)在哈尔滨时,充气前该轮胎气体压强的大小。 (2)充进该轮胎的空气体积。 例4 (2023·贵州文德民族中学月考)氧气瓶是医院、家庭护理、战地救护、个人保健及各种缺氧环境补充用氧较理想的供氧设备。某氧气瓶容积V1=15 L,在T1=300 K的室内测得瓶内氧气的压强p1=9×106 Pa,已知当氧气瓶内外无气压差时供气停止。 (1)求在环境温度为T1=300 K、压强为p0=1×105 Pa时,该氧气瓶可放出氧气的体积V; (2)若将该氧气瓶移至T2=250 K的环境中用气,当瓶内氧气压强变为p2=1.5×106 Pa时,求用掉的氧气的质量与原有的氧气的质量之比。(用百分比表示) 在分析和求解气体质量变化的问题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