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6953

湘艺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卢沟谣》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119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艺版,2024,五年级,下册,第六,卢沟谣
  • cover
《卢沟谣》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只有八句话,没有豪言壮语和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语言,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小童谣、大历史,小焦点、大主题,小语言、大情怀。 《卢沟谣》是“唱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衰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语言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达,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 2、学情分析 由于现在嘉绒藏区也非常重视艺术课程,所以本课对于嘉绒藏区五年级的嘉绒藏区嘉绒藏区学生来说,大部分孩子们都能熟练认识简谱,并且能学会正确的发声技巧。但在音乐的节奏和音准上,嘉绒藏区嘉绒藏区学生还略差点。特别是合唱部分声音的和谐和均衡上还需要加大力度的训练。《卢沟谣》是一首F大调的合唱作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五音(宫-1、商-2、角-3、徵-5、羽-6)谱写主旋律。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对于嘉绒藏区嘉绒藏区学生来说比较难把握。 3、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曲调清新、悠扬。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5、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数码钢琴、乐谱 学生:口风琴 6、教学过程 (1)导入 嘉绒藏族马尔康是藏族文化与汉、羌、回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牧业文化的交汇地,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在无数亮丽斑斓的嘉绒人文景观中,那些如繁星般多彩的建筑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你知道的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的古建筑有哪些?(嘉绒藏区嘉绒藏区学生举例课件展示:松岗古碉群、婆陵甲萨古城遗址、卓克基土司官寨)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就是关于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卢沟桥有关。 (设计意图:)我们通过观看《七七事变》历史影响资料视频,了解卢沟桥。看完视频后让嘉绒藏区嘉绒藏区学生知道“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设计意图:让嘉绒藏区嘉绒藏区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来了解我国七七事变历史,从而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怀。) (2)新课教学 a.欣赏歌曲《卢沟谣》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歌曲《卢沟谣》通过童谣的形式让我们感受到了卢沟桥所经历的八百年风雨迷障和它所积淀得沧桑。 b.让嘉绒藏区嘉绒藏区学生观看《卢沟谣》歌曲视频 听歌曲有哪些演唱形式?童谣、齐唱、合唱 能否理解歌词内容。 (设计意图:学习唱歌必须得完整的欣赏一遍,并且能够理解歌词,读懂歌词) c.学唱歌曲《卢沟谣》 ①按节奏读歌词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拍长音,要读准确) ②解释歌词含义 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位于北京的西南部,北京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条支阜,古城太行山之首,又称小清凉山,宛如腾蛟起蟒,从西方遥遥拱卫着北京城,因此,古人称之为神京右臂,永定河流经西山。 卢沟渡摆渡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