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周练一 一、选择题 1.2023年,河北地区早期定居村落的出现,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考古的重要突破。该遗址所处时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有( ) ①新石器的使用没能改变低下的生产力状况 ②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 ③建立了最早的国家,社会成员开始分化 ④氏族是当时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新石器时代相比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有提高,但是原始社会仍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新石器指的是生产工具,属于生产力,不属于生产关系,①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该遗址所处的时代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氏族是当时的居民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社会生产关系,②④符合题意。新石器时代还属于原始社会,最早的国家建立在奴隶社会,③表述错误。 2.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第203、205条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古巴比伦王国的货币单位)。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由此可见( ) ①法律的制定对奴隶主和奴隶是不平等的 ②国家都是只属于少数人的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奴隶有人身自由,但受奴隶主的阶级压迫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这说明法律的制定对奴隶主和奴隶是不平等的,同时也说明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①③符合题意。②表述绝对,排除。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④错误。 3.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要服劳役,战乱时则武装为私兵,不单立户口,而依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由此可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中农民( ) ①广泛推广和使用铁制农具等 ②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③剩余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被地主占有 ④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占有少量土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情况,排除①。“封建制度下的一些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由此可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中农民劳动成果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占有少量土地,②④正确。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被迫出卖成为商品的劳动力,资本家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在封建社会不存在剩余价值,该选项表述本身错误,③排除。 4.中国古代以礼治国,礼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基础。唐《天圣营缮令》规定: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五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七架。明朝大致延续了唐朝的规定,违礼制者,依僭越之罪处罚。该规定( ) ①规范了地主阶级内部关系 ②缓和了封建社会阶级矛盾 ③体现了礼制的至高无上性 ④体现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唐《天圣营缮令》规定规范了地主阶级内部关系,体现了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之一即森严的等级制度,①④符合题意。这一规定是对地主阶级内部关系的规范,而没有缓和封建社会阶级矛盾,②排除。在封建社会,君主的权力才是至高无上的,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5.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于封建社会的晚期,它带来的先进生产方式和以自由平等思想为基础的先进思想都成为了今天社会的文明进步标志。尤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大发展,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使整个世界连为一体。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资本主义社会废除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