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7572

1.7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5-04-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43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试卷
    一课一练(七)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选择题 1.2023年“跟着赛事去旅行”变成了旅游新时尚。体育引流搭台、文旅项目唱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表明(  ) A.文化发展可以引领社会风尚 B.经济发展是文化振兴的基础 C.文化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D.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相互促进 2.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全长近3 200公里,沿岸的古建筑、文化景点和历史名胜数不胜数,如曲阜的孔庙孔林、扬州的瘦西湖和个园、杭州的西湖等,沿线的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如京剧、评弹等。由此可见,大运河(  ) 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②能够延续文化命脉,提升文化优越性 ③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可以为人们提供休闲和旅游的场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随着一些诗词类文化节目的播出,全国掀起了诗词文化热。热爱诗词在当代青少年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为提高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由此可见(  ) ①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呈现出来 ②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功能 ④文化能够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这说明(  ) A.对待传统文化要先创新再继承 B.创新文化传承形式、机制有利于更好的完整保留和继承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只有因时而变才能焕发生机与活力 D.形式创新比内容创新更能适应当代文化的发展 5.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 A.博采众长,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B.兼收并蓄,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C.不忘本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D.面向未来,实现文化综合创新 6.有一种浪漫,叫“中国人给航天器取名”。我们的导航卫星叫“北斗”、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叫“鸿雁”、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叫“鹊桥”、运载火箭叫“长征”……每一个响亮的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航天器命名的“中式浪漫”(  ) ①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 ②承载着家国情怀,为推动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③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和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④蕴含丰富历史内涵和人文信息,实现了文化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湖南摩崖石刻既具有突出的地理、地质内涵,又具有清晰的历史内涵。湖南摩崖石刻沿潇湘等水路通道分布,石刻文物与沿江分布的丹霞地貌的水石环境融为一体;唐虞之道、盛唐气象、理学渊源、明清吏治,乃至民族文化融合、中外文化交流,一步步标记着文明的进程,一篇篇表达着人文教化的灿烂。由此可见,摩崖石刻(  ) ①借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逐渐成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是从水石到人文的创造性转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④内涵丰富,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10月31日8时许,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154天)。中国航天人在平凡的岁月中成就非凡,在无名的耕耘中造就有名,不断追星揽月,以艰苦奋斗问鼎苍穹,在浩瀚苍穹中尽显强国风采。中国航天人身上所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