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7733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学案+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7次 大小:11673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人的,检测,学案,课件,而来
    (课件网)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阐述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政治认同:通过阐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树立科学的实践观;通过阐明真理及认识运动过程,树立科学的真理观 ●科学精神:理解实践的科学内涵,阐明检验认识的标准,理解真理的特征,了解认识过程,明确真理不断超越自身,永远不会停止前进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1课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习目标]  1.了解认识的含义、阶段。  2.明确实践的含义、特点及基本形式。  3.正确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新知初探·夯实基础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_。 (2)感性认识和_____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3)感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理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 能动反映 理性认识 初级阶段 高级阶段 2.实践 (1)含义:人们改造_____的物质性活动。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_____活动。 ②作为一种_____活动,实践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_____。 小贴士: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改造世界分为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实践活动;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实践,是认识活动。 客观世界 物质性 直接现实性 现实的存在 (2)基本的实践活动形式 ①改造_____的生产实践。 ②变革社会的实践。 ③探索世界规律的_____活动。 自然 科学实验 (3)特点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_____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 ②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人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运动规律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_____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 社会关系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小贴士:认识的来源和途径不是一回事。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坚持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要求。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②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是直接经验,通过读书等渠道学习他人实践的经验获得的认识是间接经验。因此实践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要把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区别开来。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_____的需要。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_____,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_____,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_____。 实践 认识工具 认识器官 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实践处在_____的交汇点上。 (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_____的存在变为_____的存在。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_____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_____才是认识的目的。 主观和客观 观念 现实 结果 改造世界 [自我诊断]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  ) 2.感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