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7736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第2课时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学案+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722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检测,学案,课件,真理,发展
    课时检测(十)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B C D C D D A 1.D [科学研究能够发现真理,并不是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进,①错误。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突破了关键技术难题,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聚变等离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这表明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④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③错误。] 2.C [国际研究团队历时两年合作提升了对宇宙的观测能力,成功发现黑洞存在微弱的射电脉搏。这对于揭示致密天体相对论性射电喷流的起源与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可以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发展,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没有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最终目的,也没有体现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B、D与题意不符。] 3.A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符合题意。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要笃行真理,②符合题意。对于同一个认识对象,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得出一个真理,“变化发展性”说法错误,③排除。守正创新指的是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而非科学化,④排除。] 4.B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和谬误是不容混淆的,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①正确,②排除。③不属于认识论观点。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因此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会影响人的认识,④正确。] 5.C [真理是客观的,且具有条件性,真理不能超越其客观性和条件性,①错误。其中一颗可能适合生命生存,表明这项研究其结论的正确性有待于实践检验,②正确。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③错误。该科研团队利用NASA的“苔丝”(TESS)任务卫星和该大学自己的望远镜进行研究,这项研究属于科学实验这一实践形式,④正确。] 6.D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人们主张将麻雀赶尽杀绝,昆虫缺少了天敌,病虫害严重,现在,人们对麻雀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将麻雀列为“三有动物”,说明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没有体现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也没有涉及认识的主体差异性,①②排除。] 7.C [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对生活真相的揭示具有主体差异性,夸大了事物复杂性的作用,①错误。根据材料,感悟人生意义有赖于对庞大而复杂的生命历程的不懈探索,对认识的真切感悟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②④符合题意。实践中获得的感悟与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条途径,是否具有真理性要靠实践去检验,不能简单地说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具真理性,③错误。] 8.D [实践决定认识,①错误。实践决定认识,但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实践与认识并非同步发展的,②错误。踏上新征程,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思想自觉,驰而不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说明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③符合题意。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这说明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④正确。] 9.D [理性认识是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以往的理论模型体现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性认识,A错误。材料强调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