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7761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三课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学案+检测含答案

日期:2025-04-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98次 大小:913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世界,检测,学案,课件,普遍联系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学会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 ●政治认同:通过描述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领会运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理解矛盾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对立统一的观点,坚持唯物辩证法 ●科学精神:剖析世界各领域的实例,明确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观点 第1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 1.了解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的特点。 2.理解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3.了解系统含义及基本特征。 4.理解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联系是普遍的 (1)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表现 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是客观的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①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1)表现: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方法论要求 ①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②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总的要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1)整体与部分是互相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与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自我诊断]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 × ) 提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 ) 3.人类不仅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也能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 × ) 提示:人类不能改变事物的固有联系。 4.整体就是事物的全局,部分就是事物的局部。 (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