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和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Ca-40 N-14 P-31 Cl-35.5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风霜高洁 B. 水落石出 C. 临溪而渔 D. 酿泉为酒 2.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空间站内氧气的制取 B. 确定嫦娥六号的运行轨道 C. 研制运载火箭所需的燃料 D. 研制运载火箭外层的耐高温涂料 3.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闻气体气味 B. 滴加液体 C. 导管连接 D. 熄灭酒精灯 4.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 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试管口可能略高于试管底 B.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液体体积可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C. 盛有稀盐酸的试剂瓶标签腐———倾倒液体时,标签可能没有向着手心 D. 点燃氢气时,发出尖锐的爆鸣声———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5.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由离子构成,后者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 A. 氧气、水银 B. 硫酸铜、氮气 C. 金刚石、氯化钠 D. 水、氯化铵 6. 矿泉水可分为碳酸水、硅酸水、锶水等几大类,此外还有含锌、锶、碘、硒等的矿泉水。其中“锌、锶、碘、硒”指的是 A. 分子 B. 原子 C. 离子 D. 元素 7.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Cu既可以表示铜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还可以表示金属铜 B. 2N表示两个氮原子或两个氮元素 C. 中的“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中的“2”表示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8. 下列化学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天然水按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蒸馏、过滤、沉降 B. 氯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 C. 钠离子中各微粒数目由多到少: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D. 金属钠、镁、铝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铝>镁>钠 9. 如图所示,分别同时在双连试管中滴入2~3滴浓氨水(易挥发出NH3分子)和浓盐酸(易挥发出HC1分子),2~3秒钟后即观察到滴入浓盐酸的试管中产生白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比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快 C. 氨气和氯化氢接触后有新物质生成 D. 说明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10.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家与贡献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防腐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供给呼吸 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张青莲:主持测定某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物质的分类 D.物质的鉴别 单质:液氮、金刚石、镁 化合物:矿泉水、氯化钠、甲烷 酒精和水:闻气味或点燃 氮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A. A B. B C. C D. D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 11. 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水遇冷凝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C.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 室外晾晒的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2. 在核污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氚水就是其中的一种,氢原子与氚原子的内部结构的相关数据及氚水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