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8146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学案

日期:2025-04-0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5076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滴定,中和,酸碱,课时,第二
  • cover
第3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课程标准] 1.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了解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实验。3.了解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在物质检验、化学反应规律研究、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任务一 酸碱中和滴定 小明在实验室整理试剂时发现有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它的浓度,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 (1)滴定前的准备 (2)滴定 (3)终点判断 等到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由每次用去标准盐酸体积,根据c(NaOH)=计算每次滴定的c(NaOH),最后计算NaOH浓度平均值。 量程为25 mL的酸式滴定管的液面如图所示,该滴定管液面的读数是多少? 提示:22.40。 2.如何除去酸式、碱式滴定管尖端处的气泡? 提示:酸式滴定管应打开活塞,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如图所示。 3.滴定管在装标准液之前,是否需要用标准液润洗?锥形瓶在装待测液前,是否需要用待测液润洗? 提示:滴定管在装标准液之前,需要用标准液润洗,锥形瓶在装待测液前,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4.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与滴定终点是否相同? 提示:不相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是指酸与碱按照化学计量数恰好完全反应,酸和碱都不剩余,此时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酸性或碱性;而滴定终点是指指示剂颜色恰好变化的点,二者不相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与滴定终点特别接近,在一般实验研究中不会造成大的误差。 1.实验原理 (1)原理:依据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以标准HCl溶液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待测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 (2)关键 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②选取适当指示剂,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实验用品 (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A)、碱式滴定管(如图B)、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3)滴定管 ①构造:“0”刻度线在上方,尖嘴部分无刻度。 ②精确度:读数可估读到0.01 mL。 ③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液润洗。 ④排泡:酸、碱式滴定管中的液体在滴定前均要排出尖嘴中的气泡。 ⑤使用注意事项 试剂性质 滴定管 原因 酸性、氧化性 酸式滴定管 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 碱性 碱式滴定管 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3.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1.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其原因。 (1)锥形瓶在水洗后,要用待测液润洗2~3次。 _____ 答案:错误,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2)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一般不用石蕊作指示剂,是因为石蕊变色不明显。 _____ 答案:正确。 (3)当观察到锥形瓶中颜色发生变化,立即停止滴定并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 _____ 答案:错误;当观察到锥形瓶中颜色发生变化,且半分钟不恢复到原来颜色,才能停止滴定。 (4)量取20.00 mL待测液时可用量筒量取。 _____ 答案:错误,量筒的精确度不够,不能用量筒。 2.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填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 0 mol·L-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填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 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 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