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正、负极的判断 1.根据装置图判断 (1)电子流向或电流流向; (2)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流向; (3)加入或生成物质的化合价变化。 2.根据总方程式判断:根据化合价变化,化合价升高的为负极,化合价降低的为正极。 针对练1.新型NaBH4/H2O2燃料电池(DBFC)的装置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极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应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离子交换膜→电极b D.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H+8OH--8e-===BO+6H2O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在b极上,H2O2转化为OH-,O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b极为正极,A错误;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又由题给信息和示意图可知,原料为NaBH4和H2O2,Na+在a极通入,而在b极生成NaOH,故Na+从负极区向正极区迁移,电池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B错误;电子只能在导体、导线和电极中移动,不能在电解质溶液和离子交换膜中移动,则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负载→电极b,C错误;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负极上BH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H+8OH--8e-===BO+6H2O,D正确。 针对练2.研究发现,在酸性乙醇燃料电池中加入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交换膜X为质子交换膜,质子从石墨电极移向Pt电极 B.C2H5OH在Pt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正极区反应为4NO+12e-+16H+===4NO↑+8H2O、4NO+3O2+2H2O===4HNO3 D.若Pt电极生成2.24LCO2,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6NA 答案:C 解析:根据原电池原理,Pt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2H5OH-12e-+3H2O===2CO2↑+12H+,石墨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4NO+12e-+16H+===4NO↑+8H2O,4NO+3O2+2H2O===4HNO3,据此分析来解题。根据分析,负极区生成的H+将迁移到正极区参与反应,所以离子交换膜X为质子交换膜,质子从Pt电极移向石墨电极,故A项错误;Pt电极为负极,C2H5OH发生氧化反应,故B项错误;根据分析石墨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4NO+12e-+16H+===4NO↑+8H2O,4NO+3O2+2H2O===4HNO3,故C项正确;没有告知在标准状态下,无法通过气体体积来计算转移的电子数,故D项错误;答案选C。 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放电时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首先确定物质得失电子情形,然后结合电解质溶液来确定反应的生成物,最后结合守恒定律书写电极反应式。 2.充电时的电极反应式,利用放电时电极反应的逆方向书写。 针对练3.CO2电化学传感器是将环境中CO2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YSZ是固体电解质,当传感器在一定温度下工作时,在熔融Li2CO3和YSZ之间的界面X会生成固体Li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O迁移方向为界面X →电极b B.电极a上消耗的O2和电极b上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电极b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4e-===O2↑+2CO2↑ D.电池总反应为Li2CO3===Li2O+CO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电极a上O2得到电子变为O2-,所以电极a为正极,在电极b上熔融Li2CO3失去电子变为CO2、O2,所以金属电极b为负极。CO会向正电荷较多的负极区移动,故CO迁移方向为界面X→电极b,A正确;在电极a上发生反应:O2+4e-===2O2-,在电极b上发生反应:2CO-4e-===O2↑+2CO2↑,在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电极a上消耗的O2和电极b上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错误;电极b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负极的电极反应为2CO-4e-===O2↑+2CO2↑,C正确;负极上熔融的Li2CO3失去电子被氧化产生O2、CO2气体,反应式为Li2CO3(熔融)===2Li++CO,2CO-4e-===O2↑+2CO2↑,正极上发生反应:O2+4e-===2O2-,根据在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