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7课 思考:文革后的中国面临怎样的一个困局? 材料一:“文化大革命”这次大折腾,初步估算损失了五千亿元……这个数字比建国30年的全部基本建设总投资还多。当然,我们的损失不止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宝贵的时间。 困 政治 经济 文化 思想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公、检、法砸烂了…… 经济困难 政治混乱 材料四: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1976年10月25日两报一刊《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社论 材料三: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学校关闭,教育质量下降,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暗“文革”十年,是新中国科学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文化凋敝 思想僵化 【一】背景 【一】背景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解放军报》经华国锋批准发表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 “阶级斗争为纲”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实质: “左”倾错误的继续 思想:“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 1978年,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思想理论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席卷中国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福明 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是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的否定。 【一】背景 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意义:①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时间: 2.地点: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北京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 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 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内容: 思想 政治 组织 后 “两个凡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经济建设,改革开放 盲目个人崇拜 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前 4.意义: 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结合改革开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