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综合探究一 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议题1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材料一 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左右;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打制石器,掌握磨光钻孔技术;与现代人基本相似;以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他们有爱美意识,也会埋葬死者,集体生活,共有工具,共同劳动,共享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会人工取火。 材料二 两千多年前,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主让奴隶戴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最强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杀,供自己娱乐。 材料三 董仲舒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李绅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材料四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材料五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任务小组讨论: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角度概述四种社会形态的基本情况,并结合材料五阐述社会形态更替的道理。 [提示] (1)基本情况:①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劳动产品。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带来国家的产生,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适应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是历史的进步。③伴随着铁制农具的使用,生产力水平有了新的发展,实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 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使农民处境艰难,引发了农民的反抗和农民战争的爆发,促使统治阶级不断调整政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④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使产业工人的境遇更加恶化,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 (2)道理:①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增强学生的科学精神。②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感。 议题2 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 材料一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12月26日,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成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原苏联在海外的一切财产、存款、外交机构、使领馆等由俄罗斯接收。 材料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从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