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机械效率的测量 【A层 基础必会】 考点一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序号 物重 G/N 物体 上升的 高度 h/cm 测力计 的大小 F/N 测力计 移动的 距离 s/cm 机械 效率η 1 2 5 0.9 15 74.1% 2 2 10 0.9 30 74.1% 3 4 10 1.7 30 78.4% 4 6 10 2.5 30 (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 ,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 ;(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3)请用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符号写出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并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 (4)如果换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物体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 ,所以机械效率更 (均选填“大”或“小”)。 考点二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2.滑轮组如图所示,想要提高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下列做法中可行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 ( ) A.用更快的速度拉绳子 B.改变该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C.提升更重的物体 D.提升更轻的物体 3.(2024·南充中考)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将重450 N的货物匀速吊起2 m高。每只滑轮重为50 N,绳自由端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和F2,若不计绳重和摩擦,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4.(2024·河南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人用不同的装置,在相同时间内把质量相等的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平台,不计绳重及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做的有用功多 B.乙做的总功多 C.甲做总功的功率大 D.乙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小 5.如图所示是使用同一滑轮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提升到相同高度的情景。忽略绳重和摩擦,两次所做额外功的关系是W甲额 W乙额,两次做功的机械效率η甲 η乙。(均选填“>”“<”或“=”) 【B层 能力提升】 6.(2024·广安中考) 房屋装修时,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的重力为800 N,在绳子自由端用500 N的力拉着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被提升了3 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如果要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采用的措施有: (填写序号) ①增加物体的重力 ②增加提升物体的高度 ③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7.(2024·徐州质检节选)如图所示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 升高度 h/m 拉力 F/N 绳端移 动距离 s/m 机械 效率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1.0 0.3 66.7% 3 4 0.1 1.8 0.3 (1)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3)若在第3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 m/s,则拉力F的功率为 W; (4)若动滑轮的自重为0.5 N,则第1次实验中,克服绳重以及摩擦做的功为 J; (5)若想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2)中的方法请你给智慧小组提出一个建议 。 8.小明和同学利用斜面搬运物体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他通过在斜面上拉动物体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实验 次数 斜面 倾斜 程度 物体 重 G/N 物体上 升高度 h/m 沿斜面 拉力 F/N 物体移 动距离 s/m 机械 效率 η 1 较缓 5.0 0.10 1.6 0.50 63% 2 较陡 5.0 0.15 2.2 0.50 68% 3 最陡 5.0 0.25 3.1 0.50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第3次实验中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可知,斜面的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斜面越缓越 。 (4)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