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2322

2025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解读(学案)

日期:2025-04-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79次 大小:475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新人教,人教,一年级,数学,下册
  • cover
2025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解读 随着新课标理念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新教材应运而生,其变化不仅体现了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更彰显了新课标理念下对数学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实践。新教材不仅优化了知识结构,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新教材变化情况与分析: (一)目录结构的调整: 变化: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和第七单元“找规律”已不在本册,二年级上册的“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二)”移到了本册,“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一)”改成了“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增加了“数量间的加减关系”单元,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变成了综合与实践活动“欢乐购物街”。 教材内容的调整体现了新教材对课程内容的结构化设计,注重知识连贯性和系统性,将“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二)”提前,建立完整加减法运算体系,“数量间的加减关系”单元增设,强化实际应用理解,符合新课标中“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核心理念。而“欢乐购物街”的实践活动,则是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认识平面图形: 内容变化:平面图形认识单元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还是3个例题,1个练习。 分析:单元的稳定性说明了平面图形认识的基础性,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起点;新课标强调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的培养,教学应继续注重学生的直观感知和动手操作,为后续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三)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变化内容:将例题6的解决“谁比谁多(少)”的问题移到了“数量间的加减关系”单元。 分析:变化体现了新教材对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视,将“谁比谁多(少)”的问题融入“数量间的加减关系”单元,有助于学生在理解加减法运算的同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符合新课标中“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要求。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主题图内容的变化:主题图从“估计羊的只数”变为“估计纽扣的粒数”,这一变化旨在通过更贴近学生生活的场景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3的编排差异:例3的“认识100和百位”编排发生了改变,更加突出了“满十进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构成。 例6的数轴运用:例6创新地将数放置在数轴上,让学生直观感知数的大小,这一举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比较能力。 (五)100以内的口算加、减法: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移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教材中移到了上一单元,使得口算加、减法的内容更加集中。 去掉“连减”和“同数连加”:新教材中去掉了“连减”的计算和“同数连加”的解决问题,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教师引导:尽管去掉了相关内容,但教师在教学中仍应适时引入“连减”和“同数连加”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加法的内容调整:笔算加法部分去掉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直接进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随后引入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笔算,提高了笔算教学的效率和针对性。 (七)数量间的加减关系: 例题内容:例1、例2、例3分别解决“谁比谁多(少)”问题、“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连续两问”的问题。 梳理问题类型:数量间的加减关系单元增设,梳理了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类型,强调其共同点。 (八)综合与实践活动:欢乐购物街 实践活动内容:欢乐购物街实践活动是人民币的认识及应用,通过一系列步骤让学生研究。 实践活动的目的: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人民币的认识和应用。 实践活动的益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