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2413

第7课 歌曲《牧场上的家》教案——花城版四年级下册音乐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6次 大小:53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7课,歌曲,牧场上的家,教案,花城,四年级
  • cover
《牧场上的家》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走进音乐世界第八册 课业类型:音乐综合课 课时 : 一课时 教学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3/4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A A B A)的曲式结构。第一、二个乐句是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三乐句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纵情的抒发了人们对可爱的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第四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家乡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在聆听表演的基础上突出主题,表达对家乡的依恋及赞美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领略美国乡村、牧场歌曲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建立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 3、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歌曲的三拍子强弱规律和认识弱起小节,并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用平稳、柔美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弱起小节的学习及旋律走向的表现 2、理解和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方法 分层次渐进式教学法、直觉参与体验式教学法、教师体态语言导引教学法、创造性活动式教学法、艺术情景教学法、柯尔文手示教学法……等等。 教学用具 电脑、教学课件、音响、钢琴、动物头饰、打击乐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1、 启发学生说一说你的家乡。 2、 老师也向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家乡,说一说家乡的特点,名胜古迹等,通过简短的沟通与交流让老师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距离得到快速拉近,并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 歌曲导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特点 1、 初听。老师范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思考:这首歌曲是几拍子?家乡在哪里?唱了些什么? 3、 课件出示北美洲的地图,老师介绍加利福尼亚州的地理位置。 4、 出示歌谱。提问:这首加利福尼亚州的民歌《牧场上的家》给你什么感受? 音乐朴素深情、柔美 5、 老师简单介绍北美州的人文情况和美国乡村音乐的特点。 如:老师现场给学生提供以下资料,通过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自然人文环境(课件展示相关图片) (1)气候与面积优势。 地处美国西海岸,西临太平洋,全年气候 温和。 (2)天然资源丰富。 农、林、牧、矿等天然资源丰富, 盛产石油、水泥、天然气及石绵等矿产, 农产品方有棉花、大麦、小麦、玉米、 水果、干果等;是美国最重要的葡萄酒产地;为美国木材、纸 浆及纸的主要产地之一。 (3)投资优势。有美国最大的进出口港口 - 长堤国际港口。是美国批发、进 出口的中心 。 (4)加州著名风景名胜有:雷德伍德国家公园、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金斯峡谷国家公园、约书亚树国家保护区。 乡村音乐介绍: 乡村音乐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乡村音乐 除了表现乡村的劳动生活之外,还表现了人们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他们常常通过歌唱来赞美自己美丽的家乡和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围绕“音乐与文化”的主题,使学生了解美国北美洲的音乐人文特色的同时,建立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 3、 学唱歌曲———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 (一)旋律教学 1、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就是一首美国乡村音乐,加利福尼亚州民歌———《牧场上的家》。 3、第一次听歌曲录音。 学生边听边用lu模唱歌曲旋律,老师带领学生用柔美连贯的动作划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