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3338

7.1 力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日期:2025-04-0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468708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25张,PPT,----2024-2025,学年,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教学分析 1.知道力的概念、单位、所产生的效果。 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课前准备 学习目标 3.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课前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 学习难点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学习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网站浏览搜索,体会、感悟、归纳,得出结论。 相关准备:弹簧、气球,查阅牛顿的资料。 教学内容 01 情境引入 02 互动新授 03 巩固拓展 04 课堂小结 点我喔 情境引入 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让竹排前行时,艄公是怎么撑篙的 让竹排转弯时,艄公又是怎么撑篙的 想一想 互动新授 知识点一 力 人推车时,人用了力,车受到了力。 手拉弹簧时,手用了力,弹簧受到了力。 互动新授 知识点一 力 推土机推土时,推土机对土施力。 磁体吸引铁钉时,磁体对铁钉施力。 互动新授 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概念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互动新授 力不可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 有施力物体必定有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 力的概念 我们平时说物体受到了力,虽然没有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互动新授 问题一:物体之间不接触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想一想 问题二: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吗? 互动新授 用符号F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力的单位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牛顿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且成就非凡。比如在物理学方面,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数学上,他对微积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天文学方面,牛顿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 他的成功得益于他对科学和动手实践的热爱,也同时为他赢得了“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和“近代物理学之父”的称号。 互动新授 用符号F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力的单位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拿起一本物理课本所用的力约为2.5 N。 互动新授 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 1.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互动新授 小活动 互动新授 力可以改变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小球运动的速度。 力可以改变小球的运动方向。 互动新授 小实验 互动新授 知识点三 力的三要素 小问题 活动:(1)用较大的力和较小的力在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推门. (2)用相同的力在同一位置分别水平、上下推门. (3)用相同的力沿相同方向推门,一次推力离门轴较远,一次推力离门轴较近。 互动新授 分析实验现象:用较大的力很容易推开门;水平方向很容易推开门,竖直方向无法推开门;推力离门轴较远比离门轴较近更容易推开门. 互动新授 力的三要素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作力的三要素 互动新授 1. 确定受力物体(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 2.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 标上力的符号、大小和单位。 知识点三 力的示意图 互动新授 知识点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这些现象:撑船的船夫离岸时用撑竿给河岸一个力,结果船被撑走;碰碰车去撞别人时,自己却被撞走.究竟是谁对谁施力呢 想一想 【实验目的】力产生时,究竟是谁对谁施力. 【实验器材】小车两辆、磁体两个、早冰鞋一双. 小实验 互动新授 知识点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施力物体也是受力物体,力总是成对产生. 【实验方案】(1)在靠得较近的甲、乙两辆小车上分别放一个磁体. (2)让一位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 各组同学分别观察这两种现象(松开手后,可以看到甲、乙两辆小车会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说明,甲车对乙车施力的同时,乙车对甲车也施加了力;人用手向前推墙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