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回答1~3题: 甲 乙 丙 丁 1.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布在(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2.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西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牧区多见蒙古包 B.乙是南方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C.丙是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薄 D.丁是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雪峰连绵 3.造成乙、丁两地区农业生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风俗习惯 D.地理位置 4.下列对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农田多为旱地 B.春旱严重,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C.属温带季风气候,冬夏长、春秋短 D.以黑土地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读东北三省图,回答5~6题: 5.东北重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发达的水运条件 D.丰富的矿产资源 6.这里工业偏“重”的色彩正在悄然改变。下列举动有利于这里实现产业转型的是( ) ①发展现代服务业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停止所有矿产资源的开发 ④积极推广绿色、节能产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阴影区域黄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黄土是由东南风从沿海湿润区吹到黄土高原堆积而成的 B.流经黄土高原的黄河水质清澈,含沙量小 C.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保存好,森林覆盖率高 D.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8.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①窑洞 ②碉房 ③信天游 ④京剧 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⑤ 读北京市大气污染中PM2.5来源构成图,回答9~10题: 9.北京PM2.5的最主要来源是( ) A.外来输送 B.餐饮 C.机动车 D.燃煤 10.有利于改善北京空气质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拆除四合院,建设住宅楼 B.把大型企业“首钢”迁出北京 C.扩建首都机场,增加客流量 D.取消全部机动车,出行全乘地铁 读长江沿江地带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与上海相比,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 A.资金、技术 B.劳动力、信息 C.原料、能源 D.交通、市场 12.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A.沿海分布 B.沿矿产分布 C.沿江分布 D.沿湖泊分布 改革开放初期,在广东与香港“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仅承担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加工制造业。但目前已升级为新型的粤港合作模式,广东省负责的制造业包括了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等。读图,回答13~15题: 13.广东与香港的合作模式实现升级的原因有( ) A.祖国内地劳动力价格下降 B.祖国内地土地租金升高 C.祖国内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D.祖国内地已不需要与香港合作 14.在与港澳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优势是( ) A.国际金融、航运中心 B.科学的管理水平 C.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 D.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 15.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该区域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有(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重工业发达 ④科技创新能力强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河西走廊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要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晾晒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快速脱水干燥。读河西走廊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该地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 A.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B.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C.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D.交通便利、离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