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3862

6.1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分层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3-3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9371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教版,地理,学年,2024-2025,教师
    第六章 认识区域:位置与分布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选段中的唱词。剧中故事发生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读图,回答1~2题: 1.与我国东北地区相邻的国家①是(A) A.俄罗斯 B.日本 C.朝鲜 D.韩国 2.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南临渤海和黄海 B.北、东两面与俄罗斯、朝鲜为邻 C.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东北亚的核心位置 D.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南连山西省 地形特征   [悉历史·知地名]《金史》:“生女真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3~4题: 3.“白山”“黑水”在图中分别是(C) A.丙和①  B.乙和② C.甲和③  D.乙和④ 4.下列关于丁地形区的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B) A.①④两条河流冲积而成 B.①③④三条河流冲积而成 C.①②两条河流冲积而成 D.②③④三条河流冲积而成 气候特征   下图是一位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的照片。据此回答5~6题: 5.拍摄这张照片时所处的城市可能是(C) A.石家庄 B.广州 C.哈尔滨 D.延安 6.冰雕能够在这里成为一种风景的主要原因是(A) A.冬季寒冷漫长 B.冬季短暂温暖 C.距海近,降水多 D.纬度位置低,热量少   (菏泽中考)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东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C) A.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太平洋 B.地形结构呈环状排列,四周高、中间低 C.山脉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 D.北部、东部与俄罗斯、蒙古陆上相邻 8.该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化的趋势是(A)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平原向山地增加 D.由沿海向内陆增加   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9~10题: 9.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东北地区的地形特点是(D) A.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B.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C.地形以丘陵为主,地表崎岖不平 D.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10.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C) A.①②③是我国的天然林区 B.东北地区最典型的气候特点是冷湿 C.A为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 D.B为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11.结合我国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大致是 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甲地地形是 山地 ,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 低 (填“高” 或“低”)。 (2)乙地是 黑龙江 (河流)和 乌苏里江 (河流)主航道的交汇处,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丙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长春 。 (3)甲山脉是我国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西侧的丁地是广阔坦荡的 内蒙古高原 (地形区),东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东北 平原,主要由 松花 江、嫩江和 辽 河冲积 而成。 12.[赏诗词·析原因](福建中考)“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如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 黑龙江省 。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林地 为主。 (2)“青山不墨”在此指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的角度看,森林属于 可再生 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 多 (填“多”或“少”),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 低 (填“高”或“低”),树木生长速度慢。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林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的转型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