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3902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综合评价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1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12797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教版,地理,学年,2024-2025,教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哪条分界线一致 ( ) A.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2.下列说法符合甲区域环境特征的是( ) ①冬季河流结冰 ②主要植被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多于800毫米 ④农田以旱地为主 ⑤主要种植小麦、柑橘等 ⑥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⑦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 A.①④⑥⑦ B.①④⑤⑥ C.②③⑥⑦ D.①③⑥⑦   (滨州中考)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部分),完成3~4题: 我国沿106°E地形剖面图(部分) 3.图中丙所在的地形区是( )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东南丘陵 4.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耕地类型为水田 B.乙地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下 C.丙地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D.丁地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 5.(2024广安)下列诗句所描述的情景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相符的是( ) A.北方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南方地区—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C.西北地区—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青藏地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家住青岛的小芳,五一假期乘汽车去济南,经过寿光时,拍摄到当地农业景观照片(下图)。读图,回答6~7题: 6.采用图中农业技术的目的是( ) A.提高太阳光利用率 B.增加二氧化氮的含量 C.升高气温,改变农业小气候 D.增加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湿度 7.该农业技术应用效果最佳的地区最可能是( ) A.海南 B.广东 C.湖南 D.山东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回答8~9题: 8.四幅图片中,反映我国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关于图片④所反映地区的生产、生活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传统民居以竹楼为主 B.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 C.农牧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高 D.农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   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是元阳县梯田景观图片。据此回答10~12题: 10.该地梯田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 ) A.甜菜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11.相对于坡地的其他开垦方式,修筑梯田更有利于缓解( ) A.水土流失 B.酸雨 C.土地沙漠化 D.沙尘暴 12.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旅游业 B.水产养殖业 C.畜牧业 D.农产品加工业   (2024滨州改编)“茶马古道”是古代川、滇茶叶和西藏马匹、皮毛交易的重要通道。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5题: 13.通过“茶马古道”互换的商品,可以反映出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果业 D.渔业 14.古代茶农将茶叶制成茶砖运往西藏,主要原因是( ) A.储运方便 B.便于冲泡 C.提升品质 D.方便晾晒 15.“茶马古道”运输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①地形崎岖 ②高寒缺氧 ③沙尘风暴 ④蚊虫叮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地理区域具有整体的相似性和内部的差异性。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16~17题: 16.北方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A.干旱 B.高寒 C.耕地以旱地为主 D.耕地以水田为主 17.有关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地形以平原为主 B.②地区黄土广布,水土流失严重 C.①③地区相比,传统民居以窑洞为主的是③地区 D.②③地区相比,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的是②地区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就成为天然晾晒场。同时,河西走廊也是喜温凉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