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根据自然地理差异,也可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对应的区域是(D) 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 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 2.确定区域③与区域①②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C) A.地势 B.气温 C.季风 D.流域 3.制约区域①②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B) A.土壤、水源 B.水源、气温 C.气温、地形 D.地形、水源 北方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4~ 6题: 4.关于山脉A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温度带分界线 B.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5.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北方地区适合发展(B)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6.下列对图中①~③处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B) A.①处土壤肥沃,是棉花集中产区 B.②处距海较近,但水资源缺乏 C.③处地势较高,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①②两处耕地都被称为“黑土地” 油菜花开金色灿烂,美不胜收;桃李满坡,果香四溢。一些南方山村利用“赏花品果”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读中国南方地区油菜花开日期等值线图,回答7~8题: 7.去珠江上游某山村观赏油菜花美景,最适宜的时间是(B) A.1月中旬 B.2月中旬 C.3月中旬 D.4月中旬 8.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D) ①水热充足 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样 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 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一山一水一长廊”造就了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优越环境。下图示意宁夏回族自治区位置。据此回答9~10题: 9.“一山”指贺兰山,据图判断其大致走向是(C) A.东西走向 B.弧形山脉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0.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主要优越气候条件是(B) A.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B.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D.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地形区可能位于中国的(D)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结构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D)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日照少,太阳辐射弱 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大河源头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B) A.农业分布 B.城镇分布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 14.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C) A.成都—雅安 B.雅安—康定 C.康定—林芝 D.林芝—拉萨 15.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A) A.滑坡 B.台风 C.火山喷发 D.沙尘暴 以下逻辑关系图示意我国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回答16~18题: 16.图示区域位于(A) A.东北地区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成渝地区 17.沼泽属于湿地,与湿地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是(A) A.森林、海洋 B.森林、河流 C.河流、湖泊 D.湖泊、海洋 18.该区域湿润的最主要原因是(C)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远小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但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3%,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和国外市场。大面积的湿地对其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