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时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编者按:基于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本单元融合了必修4第三课与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的内容,依据内容的相关性划分为两个课时: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包括必修4的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并融合选择性必修3的质量互变规律;二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及辩证思维,主要包括选择性必修3第八课。 建构知识体系 关键能力:辨识联系、发展、矛盾、分析与综合、质量互变规律、辩证否定;分析某现象体现的道理,进行理论和事实方面的论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探究解决问题的观点和方法。 素养落实:坚持辩证法和辩证思维,自觉反对和批判形而上学,认同联系、发展、矛盾和辩证思维,认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 核心价值:正确运用辩证法和辩证思维方法观察和理解社会,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高考风向标 考点 考题 考情分析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2024·山东卷,11;2024·北京卷, 4;2024·黑吉辽卷,19(2);2024·甘肃卷,9;2023·广东卷,13; 2023·山东卷,9;2023·北京卷, 2;2023·江苏卷,20(1) 高考选择题命题素材形式多样,如漫画、古诗词等传统文化、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等,联系观着重考查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 一;发展观着重考查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非选择题以微观考查为主,要求学生对哲学原理掌握准确,该试题对知识的考查往往有一定的层次性,既要回答出原理(是什么)及依据(为什么),还要回答出方法论,同时要结合材料进行整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2024·黑吉辽卷,10;2024·北京卷,5;2023·江苏卷,14;2023·湖南卷,9;2023·北京卷,2 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统揽主干知识 全面把握联系观 项目 原理内容 方法论 联系的 普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 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 多样性 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项目 原理内容 方法论 重视 整体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 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重视 部分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 化的 方法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 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提醒 正确把握联系、发展、矛盾之间的联系 (1)正是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 (2)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它属于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变化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它属于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3)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发展是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 【模块内融合】多角度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从唯物 论角度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辩证 法角度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构成事物的矛盾及其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认识 论角度 人类认识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