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作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氢气 B.煤 C.石油 D.天然气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为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家庭轿车使用量 C.为方便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 D.采用新技术加高化工厂烟囱,将废气直排 3.在多样化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风能 C.天然气 D.石油 4.下列关于燃料综合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产品 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得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产品 C.石油的分馏和煤的气化均属于物理变化 D.石油是由一些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加工后可制成塑料、药物和染料等 5.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部分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至少有四种 B.反应Ⅰ中每生成64g的SO2,同时生成32gO2 C.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D.该过程可实现H2SO4、SO2等物质的循环使用 6.下列物质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对应错误的是 A.硫—蓝紫色 B.氢———淡蓝色 C.甲烷—蓝色 D.一氧化碳—蓝色 7.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列做法不符合该宗旨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B.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或喷灌 C.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D.生活污水用于灌溉农田 8.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丰富多彩。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陶瓷 B.青铜 C.玉石 D.丝绸 二、实验题 9.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 ,若要收集较干燥的氢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取氢气,相比于A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 三、科学探究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决定以“碱的性质”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碱溶液 (1)该小组同学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为 色,说明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 (填微粒符号),显碱性。 【任务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2)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验证碱的化学性质 ①实验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实验B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要证明NaOH溶液和发生了反应,还需增加的对比实验是 (写出主要操作)。 ③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D中加入少量稀盐酸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甲同学得出“盐酸不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的结论。 你认为甲同学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任务三】基于微观视角分析碱的共性和差异性 (3)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上述实验的微观反应实质,实验A~D中 均参与了反应,因此碱具有共性。而实验E中反应的实质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形成碱的差异性的原因: 。 (4)兴趣小组同学基于上述实验总结出碱的四条共性,若验证性质③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该盐在农业上可用作 (填“氮”“磷”或“钾”)肥。 【总结】 (5)通过以上分析,体现了化学学科大概念“结构决定性质”。基于“结构决定性质”预测氢氧化钡溶液的化学性质,下列试剂能与该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酸钾溶液 B.铜片 C.硝酸钠溶液 D.稀盐酸溶液 【任务四】探究反应物物质成分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实验E中试管内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有NaOH 猜想二:含有N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