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常见的酸、碱、盐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梳理和归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关于的描述错误的是 A.俗称:苏打 B.用途:可作发酵粉 C.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D.化学性质:可与稀HCl、稀反应 2.实验室中的药品要求分类存放。某实验室1号柜存放的是氧化物,2号柜存放的是酸,3号柜存放的是碱,4号柜存放的是盐。NaCl应存放的实验柜是 A.1号柜 B.2号柜 C.3号柜 D.4号柜 3.工业上氢氧化钙制取步骤为:煅烧石灰石得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流程如题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B.生石灰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CO2 C.Ca(OH)2显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生石灰和水反应会放热 4.下列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错误的是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所以酸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所以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和汽油中,探究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D.科学态度与责任: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相对原子质量的科学家为门捷列夫 B.市售“富硒茶叶”中“硒”指的是元素 C.能产生酸雨的污染性气体是二氧化碳 D.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6.从反应原理和产物纯度两个角度考虑,下列制取溶液的方案中最佳的是 A.过量的与稀盐酸反应,过滤 B.过量的Fe粉与稀盐酸反应,过滤 C.过量的稀硫酸与反应 D.过量的Fe粉与溶液反应,过滤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读取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8.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活、生产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炉具清洁剂 肥皂水 牙膏 西瓜汁 苹果汁 pH 12.6 10.2 8.5 5.8 2.4 A.牙膏的碱性比肥皂水的碱性强 B.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苹果汁 C.西瓜汁的酸性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D.用炉具清洁剂去除厨具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原理相同 二、实验题 9.为实现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可视化,探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监测温度 (1)在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二、观察颜色 (2)在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盐酸,振荡,该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应该为 。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如图所示现象。 为探明原因,小组同学测量了试管中溶液的pH,并查阅酚酞变色范围如下: 时呈无色,pH为时呈红色,时呈无色。则试管①中a的取值范围是 。 实验三、检验成分 (3)用玻璃棒蘸取试管③中的液体,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出现白色固体,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甲同学提出质疑,认为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甲同学观点?请判断并说明原因 。 (4)实验二和实验三运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证明“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发生,其中实验二运用的思路是 。 实验四、定量测定 取一定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将混合溶液隔绝空气加热蒸干,所得固体冷却后称重。根据所得固体质量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是否反应。 三、科学探究题 10.学习了常见的酸、碱、盐后,同学们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整理归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1)【验证实验】 序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溶液变 色 产生蓝色沉淀 无明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