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38658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2024-2025年语文园地三词句段运用有序描写动作小练笔 课件+教案+音频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171898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有序,教案,课件,练笔,动作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三下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有序描写动作小练笔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按顺序描写动作的方法,掌握“先…再…然后…最后…”等连接词的使用。 2.能力目标:能运用动词链和流程图,清晰描述手工活动或生活场景的动作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体会有序表达的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步骤分解动作,使用准确动词和顺序词。 难点:将动作描写方法迁移到生活场景,添加细节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项神奇的写作本领———把动作写得像动画片一样清楚! ——— 有序描写动作小练笔。 在正式开始前,老师先和大家玩个小游戏,叫 “动词串串烧”。老师说词语,大家来做动作,看看谁反应快!(依次说出 “蹲”“跳”“抓”“跑”“挠”,观察学生做动作情况)大家表现得都太棒啦!那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包含着一连串的动作,像做手工、做家务,今天咱们就来学习怎么把这些动作有序地写下来。 (二)明确小练笔要求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展示 PPT 中小练笔要求部分)。这次小练笔呢,是让大家对照流程图,像蔡伦造纸那样,用上 “剪碎或切断 ——— 浸 ——— 捣 ——— 捞 ——— 晒” 这些动词,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比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那怎么才能介绍好呢? (三)跟着课文学写法 1.第一把 “金钥匙”——— 顺序清晰 (展示蔡伦造纸的段落)大家瞧,蔡伦改进造纸术时,先准备树皮、麻头这些材料,接着按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捞出来晒干的步骤操作,最后成功做出纸。这就是先讲制作材料,再讲制作过程,最后呈现制作结果,顺序一目了然。 这里描写造纸的动词顺序可不能随意调换。来,大家想想,如果调换了会怎样?(学生回答预设:不能调换,因为调换顺序就做不出纸了)这位同学说得太对啦!要是顺序打乱,就像拼图打乱了顺序,根本拼不起来。大家想象一下,把这些步骤颠倒着读,是不是感觉一头雾水?所以呀,这第一把 “金钥匙” 就是要保证写作顺序清晰,步骤一环扣一环,这样读者才能看明白。 2.第二把 “金钥匙”——— 动词准确 那这些动词能不能去掉其中一个呢?为什么呀?这位同学你来试试。(学生回答预设:不能去掉,去掉就少了步骤,做不成纸了)没错!每个动词都像机器上的重要零件,少了谁都不行。再考考大家,如果把 “浸” 换成 “泡”,行不行呢?(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动词的准确性)这第二把 “金钥匙” 就是告诉我们,描写动作时一定要选择最准确的动词,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地把过程写清楚。 3.第三把 “金钥匙”——— 细节具体 大家再仔细品品这段话,蔡伦把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写得多具体呀!这就是第三把 “金钥匙”——— 细节具体。咱们写自己的手工过程或者生活场景时,也要这么做。就拿浸在水里来说,水是什么样的?清澈的还是浑浊的?原料在水里又有啥变化?是慢慢变软,还是颜色改变了?大家快开动小脑筋,想想能补充哪些细节呢?(让学生思考并分享) (四)三步写好过程 老师总结了一下,要写好这个过程,有三步。 第一步,讲清制作材料; 第二步,再讲制作步骤; 第三步,交代制作结果。(结合 PPT 展示内容讲解) 大家记住了吗?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老师说制作材料,大家来想想可以做什么手工,然后说说大概的制作步骤。老师先说,材料是彩纸和剪刀,大家快开动小脑筋!(和学生互动,进行游戏) (五)范文引路 (展示制作蜗牛黏土画的范文)同学们,看这篇范文,小作者说 “小蜗牛背着壳爬呀爬,真有趣。我用黏土做了一幅蜗牛黏土画!” 这就先介绍了自己做什么手工。 “我先准备好制作的材料:黏土、蛋托,圆纸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