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河流特征,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区域的河流多内流河 B.②区域的河流含沙量大 C.③区域的河流无结冰期 D.④区域的河流汛期较长 2.有关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及农业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①草场广布,畜牧业地位十分重要 B.区域②多为旱地,小麦、玉米种植很普遍 C.区域③地高天寒,饲养毛长皮厚的牦牛 D.区域④气候冷湿,经济作物以茶叶为主 3.《舌尖上的中国》记录了在中国境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年糕 B.②地区的手抓肉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C.③地区的藏族同胞喜爱喝酥油茶 D.④地区的居民主食是馒头、包子、饺子 读东北地区示意图,回答4~6题: 4.东北平原也能种植水稻的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C.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D.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5.为可持续发展,①地区适宜( ) A.开垦耕地,建粮食基地 B.开采矿产,建工业基地 C.保护湿地,发展旅游业 D.砍伐木材,发展加工业 6.在发展经济过程中,②地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A.科技落后 B.资源枯竭 C.土地荒漠化 D.劳动力短缺 读环渤海地区矿产、城市和交通示意图,回答7~9题: 7.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 ) A.热量 B.光照 C.劳动力 D.水源 8.关于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不正确的是( ) A.煤、铁、海盐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河运、铁路交通便利 D.消费市场广阔 9.下列做法中符合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是( ) A.陡坡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B.河流下游修建水库,发展水电事业 C.山区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大面积开发滨海湿地,扩大城市空间 读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回答10~11题: 10.这种特色民居主要分布在(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11.该地区生态建设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B.缓坡地修筑梯田,种植水稻 C.坡脚建挡土坝、护坡工程等 D.陡坡地种植牧草,大量增加放牧的牲畜数量 12.“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依太行山脉,西临燕山 B.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我国最大的城市、政治中心和最大的交通枢纽 D.历史悠久的古都,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北京故宫、天坛、北戴河、颐和园等 这里“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13~14题: 13.材料中所说的地区指( ) A.京津唐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环渤海地区 D.珠江三角洲地区 14.下列关于该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被人们赞美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B.被誉为“东方明珠” C.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有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15.下列不符合粤港澳大湾区事实的是( ) A.有利于广东、香港和澳门之间的合作,形成多赢局面 B.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C.澳门博彩旅游业发达 D.香港的制造业结合广东的服务业,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 读台湾省略图,回答16~17题: 16.有关台湾岛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描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丰富 B.受地势影响,河流流速慢 C.受气候影响,河流无结冰期 D.受气候影响,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17.下列属于台湾的美称是( ) ①“东方甜岛” ②“鱼米之乡” ③“亚洲天然植物园” ④“海上米仓” ⑤“东方明珠”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