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2153

专题训练一 四大地理区域 专题综合训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15714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理,训练,专题,四大,区域,综合
    专题训练一 四大地理区域 区域划分及位置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四大地理区域中,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两大区域是(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丁与乙 D.丙与丁 2.四大地理区域中,有关丙、丁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特点相同 B.植被类型一样 C.纬度范围相近 D.生活习俗相似 3.下列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无关的是 ( )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区域自然和人文差异 4.下列关于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的特点是因为年降水量多 B.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是毗邻台湾,很多地方是侨乡 C.南方地区的食材丰富与地形复杂有关,与气候无关 D.内蒙古高原的传统民居是蒙古包,与游牧生活密切相关 5.独竹漂即利用一根楠竹在水面上漂行,最早是苗族人民的水上交通工具,后演变成一项独特的体育运动。该项运动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是( ) A.气候炎热,降水稀少 B.开阔坦荡,水草丰美 C.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D.降水丰沛,河流众多 6.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图中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 B.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 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   (安徽中考)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下图中①②示意我国两个地区的典型传统民居,③示意某地区民居及其周围环境。据此回答7~8题: ① ② ③ 7.民居①②分别位于我国的( ) A.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D.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8.反映传统民居③所在地区环境特点的古诗词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D.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区域农业特征   下图中阴影示意我国部分农业区的分布。读图,回答9~11题: 9.关于四地农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耕地以水田为主 B.②地的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 C.③地发展河谷农业 D.④地作物一年两熟 10.四个农业区发展农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  ( ) A.降水丰沛 B.地势平坦 C.光照充足 D.人均耕地多 11.②④地区种植粮食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平原面积狭小 B.雨热不同期 C.热量条件较差 D.不利于机械化生产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回答12~13题: 12.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集中分布在( ) A.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B.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C.东北平原 D.华北平原 13.三大水稻优势种植区共同的气候特征是  ( ) A.雨热同期 B.全年高温 C.全年冷湿 D.炎热干燥   小明暑假期间到青藏高原旅行。据此回答14~15题: 14.下列建议中不恰当的是( ) A.高原地区光照强,需要准备防晒物品 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需带防寒衣 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 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5.旅行过程中小明将体验到( ) ①吃糌粑  ②看雪山连绵     ③过泼水节 ④骑骆驼穿行沙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了四大地理区域。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与C地区的界线大体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段一致,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农业类型:A地区以 为主,C地区以 为主。 (2)比较A、B地区的区域差异,完成下列表格。 项目 A地区 B地区 自然 特征 主要干 湿地区 半湿润区 主要植 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人文 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