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2830

中图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课时习题课件(3份打包)

日期:2025-05-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6759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份,课件,习题,课时,自然灾害,要的
    (课件网) 第6章 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第二节 应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技能 1.地震与地质灾害的 很强,因此位于灾害高发区的人们,需要提前确定 的位置、 、临灾撤离信号等。同时,还需要做好必要的 ,如地震应急包等。此外,还应针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风险评估,针对高风险区制定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规划方案。 2.在汛期等地质灾害易发时段,个人应提高警惕,尽量远离危险区域。此外,可以通过辨识一些地质灾害的征兆,做好应急准备。灾害发生时,应保持沉着冷静并根据环境选择正确的 与方式。灾后则应尽量远离灾害区域,避免 。 突发性 应急避难场所 安全撤离线路 防灾物资储备 逃生线路 二次受灾 裂缝 3.以滑坡灾害的避防为例,滑坡发生前可能出现以下征兆:斜坡上有明显的 ,裂缝近期加长、加宽;坡体上的房屋出现 、倾斜;坡脚有 、垮塌频繁等。 4.滑坡发生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自救:向滑坡方向的 逃离,并尽快在周围寻找安全地带;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 等固定物体,注意保护好 。滑坡停止后,在确认居住的房屋远离滑坡区域且安全时,才可进入屋内。 开裂 泥土挤出 两侧 树木 头部 5.以洪涝灾害的避防为例,洪涝灾害高发区的人们平时可做如下准备:关注 ;掌握相关技能,如学会划船、 、人工呼吸等;熟悉逃生线路,储备逃生物资等。 6.洪涝灾害一旦发生,自救时应注意以下要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向 、 等高处转移;如果无法安全撤离,尽力抓紧能在水中漂浮的物体,避免身体下沉,保持冷静,等待救援;注意水中的电线,以防触电或被电线缠绕。 7.此外,洪涝灾害发生后,容易流行 和 的传染病,需要注意 、 和环境的卫生安全。 气象预报 游泳 山坡 屋顶 消化道 呼吸道 水 食物 近年来,我国时有地震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和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冲击。据此,回答第(1)~(2)题。 导学一 地震与地质灾害的避防 (1)当地震发生时,教室里的学生采取的最合理措施是( ) A.立即跑向室外 B.待在教室里,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C.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 D.立即跳窗逃生 C (2)人们常说“祸不单行”,地震产生的次生地质灾害有可能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沙化 C.洪涝灾害 D.滑坡 D 解析:本题通过自然灾害来考查我们对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了解。第(1)题,发生地震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第(2)题,地震会带来并发灾害,如滑坡、泥石流。 答案:(1)C (2)D 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期间南方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出现持续强降水。据此,完成第(1)~(3)题。 导学二 气象与洪涝灾害的避防 (1)“龙舟水”现象发生在我国( ) A.西北内陆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山区 B (2)龙舟水期间当地气象部门发布预警可能是( ) A.       B. C.      D. D (3)面对“龙舟水”现象可能带来的自然灾害,当地居民应( ) ①收听天气预报,了解“龙舟水”发展动态 ②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转移到安全区域 ③保护贵重财物,抓紧时间游出洪水区域 ④来不及转移的,到地势低洼处等待救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解析:第(1)题,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期间南方暖湿气流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交汇,出现持续强降水。“龙舟水”现象一般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故选B。第(2)题,龙舟水期间当地气象部门发布预警可能是暴雨;沙尘暴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不会有暴雪和寒潮。故选D。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