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3317

4.2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021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 cover
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4.2《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二框《凝聚法治精神》,本课由引言和两框内容组成。依照什么是法治———为什么选择法治道路———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思维路径展开。第二框“凝聚法治共识”,建设法治中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一体建设。法治国家由第一框落实,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由第二框落实。本框引导学生感知身边的政府,了解我国政府的职责及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帮助学生理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公民尊法守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垂范、才能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二、【学情分析】 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学生思维水平快速提升,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因此本课在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经过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别是非、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其缺乏系统认识。 本课教材通过释法治是什么、回顾法治中国的历程、明确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怎样建设法治中国以及初中生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等间题,帮助学生认识法治中国的进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培育法治素养。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2.法治观念: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厉行法治的能力。 3.责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怎样厉行法治   教学难点:建设法治政府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议题式教学法 六、【设计理念】 “凝聚法治共识”是九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二框的内容,一共包括两目:法治政府和厉行法治。通过选取淄博烧烤淄博政府的做法课的学习,设置三个议学环节。围绕“议题”展开活动,力求达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贯穿教学全过程,包括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路径、运用资料的方法和共同探究的策略,给学生提供表达各自想法的机会,使内化变成生成过程希望学生能够自觉遵法守法,愿我们都能成为法治之光。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图片展示淄博烧烤爆红,引导学生淄博烧烤爆红背后政府作出的努力。 新课讲授 问题导学 基本要求:快速阅读教材正文部分,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教材上画出问题要点。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工作要求分别是什么 2.法治政府应该怎样运行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5.我国怎样坚持厉行法治 6.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如何使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议学环节一:从淄博政府的组合拳看什么是法治政府 【议学情境】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图片展示) 【议学探究】结合议学情境,小组合作,请你谈谈淄博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思考上述图片中各种行为的主体是谁 上述行为表明政府主要有哪些作用? 【议学提示】政府部门。作用: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议学总结】 一:法治政府 1、政府的作用: 1.政府的作用 P51 在日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