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6348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3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1317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人教,平均速度,PPT,29张,课件,速度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学习目标 1、会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2、掌握测速度的常用方法 3、速度—时间图象的得到 一、知识回顾 1.定义:位移Δ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 0 3.单位: 米每秒(m/s),常用的还有km/h,cm/s. 一、知识回顾 1.定义:位移Δ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Δt的比值. 2.公式: 3.单位: 米每秒(m/s),常用的还有km/h,cm/s. 4.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物理量。 ①大小: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大小,表示运动的快慢; ②方向: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位移的方向,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 1. 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8V,频率50Hz,每隔0.02 s 打一个点 2. 操作…… (1)计时器 (2)交流电源220V (3)电源频率50Hz,每隔0.02s 打一个点 (4)操作…… 2.电火花计时器 △x △t D J E 3.测速度原理 如何测出E点的瞬时速度? 原则:准确性 可行性 D F D F D F 4.用打点计时测量瞬时速度   对纸带进行测量时,不要分段测量各段的位移,正确的做法是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测量点到起始测量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的毫米的下一位 位移测量的注意事项 △t = 时间的测量 计时点 △t = 计数点 0 1 2 3 △x0 △x1 △x2 △x3 1、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及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_____m/s,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m/s 。 0.35 0.42 0.35 2. 如图是条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0、1、2、3、4、5、6是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计数点到0的距离如图所示。求出1、2、3、4、5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并画出速度一时间图象。 课后练习 5.用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A B C D BC 三、频闪照相 例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一小球在水中下落的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 .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B.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a/2△t D.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4a/3△t 四、光电门测速 光电门测速度 光电计时器 遮光条 三、光电门测速度 【例2】光电计时器是一种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一辆带有挡光片的小车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现有一辆小车通过光电门1时,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是2.00×10-2s,已知挡光片的宽度d=1.10cm。则小车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v=_____m/s 。 五、传感器(脉冲)测速 五、传感器(脉冲)测速 原理1:计算雷电发生地的远近道理一样:看到闪电开始计时,听到雷声计时结束,时间为t,声音传播速度v,那么雷电距离s=v·t可算出来。 五、传感器(脉冲)测速 传感器系统由A、B两个小盒子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发接收器。A盒固定在被测的运动物体上,B盒固定在桌面或滑轨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即持续时间很短的一束红外线和一束超声波),B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收到超声波脉冲时计时停止。 五、传感器(脉冲)测速 如图某时A随被测物体运动到P点,A同时发射红外线脉冲和超声波脉冲。B收到红外线脉冲开始计时,收到超声波停止计时,所用时间tp超声波速度为vc是已知的, 计算机自动算出A与B的距离x1=vc·tp 五、传感器(脉冲)测速 经过短暂的时间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