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636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15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2584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律的,PPT,36张,课件,应用
  • cover
(课件网)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学习目标 * 1、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问题 2、会处理牛顿运动学图像问题 3、会处理牛顿运动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5 1.两种模型 2.求解思路 加速度与合外力具有瞬时对应关系,二者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求解瞬时加速度的一般思路如下: [针对训练] 1.(2023·江阴高一检测)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B用轻质弹簧连接,且放置在倾角为θ= 30°的光滑斜面上,A球用一根细线与斜面上O点 连接,如图所示,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设小球A、B的加速度分别用aA、aB表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  解析:细线被烧断的瞬间,小球B的受力情况不变,加速度为零,aB=0;烧断前,分析整体受力可知线的拉力为FT=2mgsin θ,烧断瞬间,A受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mgsin θ,所以A球的瞬时加速度为aA=2gsin 30°=g,故选B。 2.(2024·宿迁高一检测)如图,倾角为θ且表面光滑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一端连接物体a,另一端连接物体b,b与物体c之间连接轻弹簧,a与地面接触且a、b、c均静止。已知b、c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a的质量可能小于2msin θ B.剪断竖直绳后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2gsin θ C.剪断竖直绳后瞬间,c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 D.剪断竖直绳后的一小段时间内,b、c的距离变大 答案:B  解析:根据平衡条件对b、c整体受力分析可得T=2mgsin θ,对a受力分析可得mag=2mgsin θ+FN,可知ma≥2msin θ,故A错误; 弹簧的弹力为kx=mgsin θ,剪断竖直绳后瞬间,弹簧弹力不突变,此时对b物体有kx+mgsin θ=ma,则加速度大小为2gsin θ,故B正确; 剪断竖直绳后瞬间,弹簧弹力不变,c的加速度大小为0,故C错误; 剪断竖直绳后的一小段时间内,物体b的加速度大于c的加速度,则b、c的距离变小,故D错误。 [思维建模] 三类常见的动力学图像题型 题型 解题思路 由运动图像分析受力情况 (1)根据运动图像,求解加速度。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3)确定物体受力情况及相关物理量 由受力图像分析运动情况 (1)根据受力图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确定加速度的变化。 (2)根据加速度和初速度的方向,判断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 (3)由加速度结合初始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由已知条件确定物理量的变化图像 (1)分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受力。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加速度表达式。 (3)根据加速度的变化确定物理量的变化图像 续 表 例2、如图甲所示,一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的倾角θ=37°,现有质量m=2.2 kg的物体在水平向左的外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经过2 s撤去外力F,物体在0~4 s内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则(  ) A.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 B.水平外力F=5.5 N C.水平外力F=4 N D.物体在0~4 s内的位移为24 m [关键点拨] 切入点 由v-t图像确定物体在前2 s和后2 s内的加速度,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疑难点 拉力F水平作用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不等于μmgcos θ 反思点 (1)由v-t图像可确定各时间段内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做好物体在各时间段内的受力分析 [答案] C +Fcos θ-μ(mgcos θ-Fsin θ)=ma1,解得:F=4 N,故B错误,C正确;由v-t图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得物体在0~4 s内的位移为:x=28 m,故D错误。 1. (2023·全国甲卷改编)用水平拉力使质量分别为m甲、m乙的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桌面上由静止开始沿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