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TEACH 0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教师要加深理解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引领学生指向现实世界真实问题的自主学习与实践。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提倡学习者在真实问题驱动下,以合作的方式收集、处理作息,获取、运用知识,探讨、设计、执行方案,解决现实问题,用多种形式呈现成果。基于项目学习的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打通学科壁垒,构建融通课程,倡导学生知行合一的体验式和实践式学习。学生在此过程中,基于真实问题进行探究,思考解决方案,设计项目作品,能够促进自身信息应用能力、创造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01 本文结合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Project2 My Important Days的单元阅读课教学,从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活动思考等方面谈如何基于项目学习进行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 目 录 CONTENTS 01 02 03 基于语言学科多维循证建构,融合诗词文化 基于劳动课程亲历合作探究,融合社会实践 基于艺术视角创意物化设计,融合多元评价 TEACH 01 基于语言学科多维循证建构,融合诗词文化 LECTURE 基于语言学科多维循证建构,融合诗词文化 TEACH 01 02 03 多维互动,赋能学科知识的综合性 教师可以“从英语与语文学科相通性的视角开发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多角度、多维度地指导学生对节日进行全面解析并建构新的知识。学生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上网搜集的新知识进行交流与汇报。 问题驱动,建立语言文字的关联性 在项目学习中使用驱动性问题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提高他们整合学科知识的能力。 。 知识建构,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性 项目化学习最终是要实现知识的再建构,即学生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运用、转换、掌握新知识,并且要在行动中做出来,运用周围的各种知识和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 02 基于劳动课程亲历合作探究,融合社会实践 01 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基于一定的课程目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本着'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的原则,开展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书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 1.以劳动项目为载体,在实践活动中促进知行合一 TEACH 第一步,学生结合项目学习中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调查础究等方式,梳理出春节的活动有包饺子、写对联、贴对联等;端午节的活动有包粽子、做香囊;中秋节的活动有做月饼、扎花灯等。 第二步,每个项目学习小组商议后落实本组相关的节日活动并制定活动方案。要求小组成员人人参与,人人有作品,并能尝试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劳动过程的步骤讲解。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借助活动过程中拍摄的劳动视频或制作的PPT在全班范围内讲解与成果展示。 TEACH 2.以活动育人为目标,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劳动价值观 第四步,根据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表现,评出“最佳小能手”,同时根据小组内成员的综合表现,评出“最佳合作小组"等。 第五步,获奖个人及小组发表获奖感言,传授获奖经验,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并由获奖人员现场解答,同时对于欠缺的地方提出改善建议。 第六步,根据改善建议小组内完善劳动作品在大班级范围内设置成果展示区,供所有学生参观和学习。 03 LECTURE 基于艺术视角创意物化设计,融合多元评价 01 项目学习强调学生要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即“从真实情景和体验中得到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