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7616

第四单元 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一 认识多媒介》课件(共31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29421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语文,第四,必修,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认识多媒介 新课导入 所谓媒介,在传播学意义上是指利用媒质存储和传播信息的物质工具。 媒介包括两方面要素: 一是包容媒质所携带信息或内容的容器,如书(甲骨、竹简、像带、影音光盘等; 二是用以传播信息的技术帛书、纸书)、相片、录音磁带、电影胶片、录设备、组织形式或社会机制,包括通讯类(驿马、电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移动电话等)、广播类(布告、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等)和网络类三大类在当代社会,一般而言,媒介指机械印刷书籍、报纸、杂志、无线电、电视和互联网等,它们都是传播消息或影响大众意见的传播工具都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①发行面广,覆盖面宽 ②发行对象明确,选择性强 ③信息传播迅速,时效性强 ④携带方便,可随时随地接收信息 ⑤信息容量大,选择方便 不同媒介的不同特点 报纸 ①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快,时效性强。 ②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由于广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收音机就可以收听。 ③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 ④制作简便,成本低。 ⑤接收方便。 广播 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 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 ④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 ⑤费用昂贵,制作成本较高。 电视 ①多种传播符号组合,表现形式丰富。 ②信息丰富,资源共享。 ③网上信息可随时更新,时效性强。 ④实现信息双向传播,建立传受平等的新型传播模式。 ⑤信息选取由“推”到“拉”,便于搜索查询。 ⑥网上信息以超链接的方式发布,信息之间关联性高。 ⑦通信方式迅捷便利。 网络 组织调查活动 1.成立调查小组 ①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8人 ②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整体的协调与汇总 ③副组长一名,负责跟对照组对比调查结果,总结调查得失 ④组员6人 2.确定调查内容 ①“高中生获取信息的习惯” ②“中小学教师获取信息的习惯” ③“某街道家庭成员获取信息的习惯” 3.调查方式简介 ①调查概说 调查,为了解相关情况而进行的一项活动。 本次调查,选取“孙颖莎作为亚洲代表出席巴黎奥运会闭幕式”作为调查切入点。 ②访谈 “访”有调查、询问的意思; “谈”指的是谈话形式。 一种是街头随机采访 二是深度访谈 访谈注意事项: 两个要:要有礼貌;要善引导; 三个不:不啰唆;不急于下结论;不用模糊字眼。 ③调查问卷(纸质版/电子版) 主题要明确 结构要合理、逻辑性要强 问题要通俗易懂,言语措辞要亲切 问卷时长要合理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要登记 不同人群获取信息的方式 示例一:“高中生获取信息的习惯”调查访谈 提前准备: 1.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不同学校、年级、性别)。 2.访谈时,重点询问哪个方面的问题(提前拟好)。 3.访谈准备:如照相机、录音笔、签字笔、笔记本等。 4.整理归纳访谈内容,撰写访谈报告。 项目 内容 时间 2024年 月 日 调查地点 学校, 街道, 家 性别 男( ) 女( ) 年龄 ( )岁 职业 A.技术人员B.管理人员C.企业职工D.学生E.教师F.医务工作者G.其他职业 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电视 B.网络C.广播D报纸 示例二:“中小学教师获取信息的习惯”调查 1.任务分配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问题,分工负责发放、回收、统计工作。 2.问卷展示 问卷标题:“中小学教师群体获取信息的习惯”调查 问卷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样。本小组面向中小学教师,就获取“谷爱凌冬奥夺金”信息的习惯开展调查。请大家帮忙填写,谢谢。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段 A. 20-29 岁 B.30-39岁 C.40-49岁 D.50岁以上 (3)您任教的学段是 A.高中 B.初中 C.小学 (4).您有无关注2024年巴黎奥会 A.关注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