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生物下册新人教版第二章第2节《光合作用》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甘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B.里面的“筋络”属于输导组织 C.充满汁液的“甘蔗肉”属于薄壁组织 D.含有的有机物与叶的光合作用有关 2.危重病人往往需要供氧和点滴葡萄糖。这是因为氧气和葡萄糖可以直接经血液循环进入组织细胞中,通过( ) A.呼吸作用 储存能量 B.呼吸作用 释放能量 C.光合作用 储存能量 D.消化吸收 释放能量 3.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一昼夜,然后选择一片绿叶进行探究,先切断叶片的叶脉(如右下图所示),接着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然后将叶片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切断处上方叶片呈棕色,切断处下方叶片叶呈蓝色。这个探究说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水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在农业或花卉生产中,移栽幼苗常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且移栽时要去掉一些枝叶,这些措施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吸收作用 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 5.下列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是( ) A.保卫细胞 B.表皮细胞 C.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D.洋葱的根尖细胞 6.植物体在进行下列生理活动时,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是(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A.①②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如图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I是叶绿体,甲过程需要光 B.Ⅱ是线粒体,乙过程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 C.甲和乙过程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 D.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Ⅰ和Ⅱ两种结构 8.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滴加碘液后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酒精水浴加热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C.与晴天相比,阴天开展实验应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D.据图推测,叶片 a区域进行了遮光处理 9.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下图,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水 D.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0.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相对吸收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加,甲、乙光合作用都持续增强 B.由图示可以看出光合作用受到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C.图中f点时,甲光合作用强度大于乙光合作用强度 D.其他条件保持不变,若温度适度上升,a、b点位置绝对不会移动 11.光合作用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不断实验探索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尔蒙特实验证明: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了土壤中的无机盐 B.普利斯特利实验证明:植物能够产生小白鼠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和氧气 C.萨克斯实验观察到:叶片脱色后,再用碘蒸气熏蒸叶片,未见光部分呈蓝色 D.萨克斯实验证明:绿叶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可以产生淀粉 12.在证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中,科学家恩吉尔曼把具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集中的部位是( ) A.光照下水绵细胞的叶绿体周围 B.黑暗中水绵细胞的每一个部分 C.光照下水绵细胞的每一个部分 D.黑暗中水绵细胞的叶绿体周围 13.将某盆栽黑暗处理24小时,选取一片绿叶,按图示位置剪断主叶脉,光照处理4小时,发现B区不能制造淀粉,是因为B区缺少( ) A.叶绿素 B.光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