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6 宇宙的另一边 课时安排 2 内容 分析 《宇宙的另一边》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精读课文,是一个充满童趣,充满大胆而奇特的想象的故事,即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讲了作者趴在窗台,看着浩瀚的星空,产生的无尽遐想。在宇宙的另一边有很多神奇的秘密。有个作者相反动作的一个“我”,所有的事物都和这边截然相反,文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纯真的想象,给孩子们增加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梳理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的不同,提炼主要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找到“宇宙的另一边”的世界规律,从而进行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训练。 素养 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想象的神奇,鼓励、启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言运用: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思维能力: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 审美创造:感受想象的神奇,体会大胆想象的乐趣。 思政 元素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思维,大胆想象,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重点 难点 1.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重点) 2.能联系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与同学交流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体验大胆想象的乐趣。(难点) 课前 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卡。 老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 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宇、宙”等6个字,会写“宇宙、星空”等9个词语。(重点) 2.能说出故事中宇宙另一边的秘密,感受“我”大胆而奇特的想象。(难点) 环节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视频。(播放宇宙星空的视频)看,这就是浩瀚无垠的宇宙,大家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你眼中的宇宙吗?看到这样浩瀚的星空,你们又联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发言) 2.今天呀,我们要认识一位特别有好奇心的小作者,他面对宇宙星空,有好多大胆又有趣的猜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宇宙的另一边》,去看看他的奇妙想象吧!(板书课题)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后,想到了什么,或者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提问,如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秘密、和这边有什么不同等) 3.介绍作者。(陈诗哥:原名陈开斌,1981年生于广东肇庆,中国作家协会成员,曾获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被评为第二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代表作有《会跳舞的房子》《长翅膀的小龙》《风居住的街道》等。) 【学生活动】 1.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描述宇宙,分享联想。 2. 思考课题,提出疑问。 3. 倾听作者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自然引出课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环节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教师活动】 1.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就把它们圈画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序号。(巡视指导学生朗读) 2. 读完课文后,大家想一想,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个小孩想象宇宙的另一边发生的很多有趣的事) 3. 我们来梳理一下课文段落。(引导学生梳理:趴在窗台上的想象(1 - 5)、出门及课上的想象(6 - 9)、拉回现实讲起想象(10 - 12)) 4. (出示词语)同学们,这些就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的词语,大家先自己读一读。(巡视学生自读情况)老师来带读,大家跟着老师读。注意 “淌、栋” 是后鼻音,“篇” 是前鼻音,“绪” 和 “吁” 声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带读词语)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单独读一读,再开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