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必修二第五章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导学案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 (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产生的原因 ①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②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2.类型———按性质分类 主要类型 表现 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 (1)成因: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 (2)表现: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 (3)后果:资源不能满足人类需求。 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 (1)产生原因:人们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2)后果:导致生态失衡,加剧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概念: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2)主要污染物类型 主要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水污 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大气 污染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亦称颗粒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常见的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土壤 污染 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 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制 2.具体原因分析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其原因具体归纳如下: (1)人口压力 (2)资源不合理利用 (3)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 问题 区别 联系 含义 产生机制 表现方式 环境污染 由于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 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都是环境问题的基本形式,环境污染往往会导致生态破坏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声污染 放射性污染 海洋污染 生态破坏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森林的环境 调节功能下降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 大气增温、臭氧层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 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依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 1.环境污染问题 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或分布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泰晤士河的污染、部分农业区的“有毒农作物” 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堆放 太原矿区的煤矸石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许多城市噪声超标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 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表现 原因 典型事例或分布区 全球变暖 自然:气候的变化;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 全球 臭氧层破坏 自然:太阳活动; 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尤其是南极上空) 酸雨 自然:地形造成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