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9421

8.2 重力势能(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高一物理培优辅导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2632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培优,第二,必修,2019,人教,讲义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2节 重力势能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做功的特点,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知道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2.知道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并会分析相关问题。 3.了解弹力做功和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知识点一 重力做的功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为h1的位置A分别按下列三种方式运动到高度为h2的位置B。重力加速度为g,在这个过程中,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各是多少? (2)重力做功有什么特点? 提示 (1)题图甲中WG=mgΔh=mgh1-mgh2; 题图乙中WAB′=mglcos θ=mgΔh=mgh1-mgh2,WB′B=0,故WAB=WAB′+WB′B=mgΔh=mgh1-mgh2; 题图丙中把整个路径AB″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AA1、A1A2、…,由于每一段都很短,因而都可以近似地看成一段倾斜的直线。设每段小斜线的高度差分别为Δh1、Δh1、…,则物体通过每段小斜线时重力做的功分别为mgΔh1、mgΔh2、…,则WAB″=mgΔh1+mgΔh2+…=mg(Δh1+Δh2+…)=mgΔh,WB″B=0,故WAB=WAB″+WB″B=mgΔh=mgh1-mgh2。 (2)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1.重力做功的表达式:WG=mgΔh=mgh1-mgh2,式中Δh指初位置与末位置间的高度差;h1、h2分别指初位置、末位置的高度。 2.重力做功的特点:物体运动时,重力对它做的功只跟它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而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3.重力做功的正负:物体下降时重力做正功;物体被举高时重力做负功。 【思考】 重力做功与物体受到的其他力有关吗?与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有关吗? 提示 都无关。重力做功只与重力和物体高度的变化有关。 例1 某游客领着孩子游泰山时,孩子不小心将手中的皮球滑落,球从A点滚到了山脚下的B点,高度标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的曲线轨迹长度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 B.从A到B过程中的阻力大小不知道,无法求出此过程重力做的功 C.从A到B重力做功为mg(H+h) D.从A到B重力做功为mgH 答案 D 解析 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大小为WG=mgH,故D正确。 训练1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点出发,分别沿粗糙斜面AB和光滑斜面AC下滑及斜向上抛出,运动后到达同一水平面上的B、C、D三点。关于重力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AB面滑下时,重力做功最多 B.沿AC面滑下时,重力做功最多 C.沿AD抛物线运动时,重力做功最多 D.三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相等 答案 D 解析 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跟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故D正确。 训练2如图所示,从斜面上A点斜向上抛出一小球,水平击中斜面上B点,现将小球从AB中点C点抛出,仍要水平击中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仅将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变为原来的 B.可以仅将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间夹角变为原来的 C.第二次击中B点时的速度为第一次的 D.第二次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为第一次的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小球两次的运动可以看做反方向的平抛运动,则根据 , 可得抛出时小球在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大小 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 ABC.根据前面分析由题意,可得到依次抛出小球时的水平速度大小,也即击中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 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之比 则两次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且两次抛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满足 可知两次抛出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相等,故A正确,BC错误; D.根据 可得两次飞行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之比为 故D错误。 故选A。 知识点二 重力势能及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如图所示,幼儿园小朋友们正在玩滑梯: (1)小朋友从最高点滑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重力做正功还是负功?重力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