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0063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全一册沪科版物理(核心素养)10.4机械能转化及其应用 教案+导学案+习题+课件(15+22页ppt)

日期:2025-04-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4次 大小:451217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转化,15+22,课件,习题,导学案
    (课件网) 第十章 功与机械能 第4节 机械能转化及其应用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1.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新课导入 探究点: 2.机械能的应用 课堂小结 当堂评价 对点训练 对点训练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能举例说明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能解释与机械能有关的现象 科学态度与责任: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能欣赏我国古人关于能量转化的技术成就 科学思维:能从做功的视角认识能量,知道机械能会转化为其他形式测能量;知道机械能守恒需要一定的条件,是一种理想状态 科学探究:能通过水能和风能利用及相关实验演示体会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新课导入 1 老师播放蹦极和荡秋千的视频: 蹦极紧张刺激,男子恐惧的嚎叫,荡秋千温馨优雅,女子非常享受。但你发现没有,蹦极落到最低点会再升起来,荡秋千即使不再用力秋千也总会荡来荡去,哪里来的力量使人升起或荡来荡去? 新课导入 2 教师在讲台上拿带发条的玩具小车,放在桌子上,小车不动。 启发问题:为什么小车不动? 老师拧几下发条,松手,小车动起来了。 启发问题:小车为什么运动了?动力来源是什么? 教师引导:我紧发条,小车就跑,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力学奥秘呢? 探究点1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阅读课本P246—247“机械能的相互转化”部分 1.机械能 (1)空中飞行的飞机,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2)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通称为 。它们的单位都是 ,符号是 。 因为运动,具有动能;因为处于一定高度,具有重力势能。物体既可以具有动能,同时也可以具有重力势能 机械能 焦耳 J 探究点1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2.单摆实验 (1)老师演示单摆实验,单摆来回摆动。 问题1:单摆在摆动过程中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 问题2: 单摆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变化吗?依据是什么? (2)老师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课本P246图10—19分析: 动能和重力势能 变化;摆锤的运动速度和高度均变化 A B C 探究点1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①在A、C两点,所处高度 , 能最大;运动速度 , 能最小。 ②在最低点B点,所处高度最低,重力势能 ,但运动速度最快,动能最 。 ③问题:从A点到B点,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减小的重力势能哪去了?增加的动能哪儿来的? ④从B点到C点,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减小的动能哪去了?增加的重力势能哪儿来的? (3)结论:单摆在摆动过程中 能和 能相互转化。 最高 重力势 最小 动 最小 大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动 重力势 探究点1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3.老师演示滚摆实验。 (1)滚摆在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 ,动能最 ; (2)滚摆在最低点时,重力势能最 ,动能最 ; (3)滚摆在由最高点下落至最低点时, 能转化为 动 能;由最低点上升至最高点时, 能转化为 能 (4)滚摆上升的高度为什么越来越小? 大 小 小 大 重力势 动 重力势 提示:滚摆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探究点1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4.蹦蹦杆 (1)简单演示蹦蹦杆的使用,注意保护安全。 (2)依靠自身的重力挤压蹦蹦杆下端的弹簧时, 能减小, 能增大,跃起时 能减小, 能增大。 动 能和 能的相互转化 弹性势 动 弹性势 动 弹性势 探究点1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5.回顾导入环节: (1)蹦极运动视频中的能量转化: ①老师用长橡胶绳下拴挂勾码,在一定高度释放,演示蹦极过程。 ②借图分析,AB为挂勾码后橡胶绳自然长度,AC为橡胶绳的最大长度: B C 重力势能→动能 动能→弹性势能 动能→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动能 A 探究点1 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2)发条玩具小车 紧发条过程: 能→ 能;小车运动过程: 能→ 能。 6.机械能守恒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 的,如果只有动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