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口语交际———应 对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新课导入 有一天,德国诗人歌德在魏玛公园散步。不料,在一条小道上遇到了一个对他怀有敌意、贬低他作品的文艺批评家。真是冤家路窄!这条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个人。两人面对面僵持了几秒钟,那个批评家傲慢地开口了:“我从不给蠢货让路!”歌德平静地看了看那个人,回应道:“我却正好相反。”说完,微笑着退到一边。 学习目标 1.了解应对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具体的实例学习掌握应对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增强应对能力。 3.培养完整讲述个人意见的能力,培养认真倾听和乐于表达、善于交流的好习惯。 什么是应对 应对就是对别人所说的话语做出回应,或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广义的应对包括所有的聊天、问答、讨论等,狭义的应对则指面对别人的调侃、质疑、诘问、挑衅时随机应变的话语能力,也就是如何在对话中灵活巧妙地维护尊严、消除矛盾、化解尴尬或活跃气氛等的口头表达。 如何做好应对 1.准确判断对方的态度 是善意的玩笑、提问,还是恶意的讥讽、挑衅?对方的态度不同,应对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如果是善意的玩笑,就要报以善意的幽默、自嘲;如果相反,可以选择恰当的方式,积极应对,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 如何做好应对 2.掌握一定的应对技巧 特别是面对一些特殊场合,如国际交往、答记者问或其他正式场合的交流等,或者遇到一些故意的刁难,就要注意采用一定的应对技巧。 常用的应对技巧有自嘲、归谬、巧换概念、针锋相对、转换话题等。 注意:准确理解对方的意图,把握对方的主要观点。因此,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尤其重要。 怎样才能善于应对 为人有则 善于倾听 快速思维 广泛阅读 一位贵族夫人傲慢地对法国作家莫泊桑说:“你的小说没什么了不起,不过说真的,你的胡子倒十分好看,你为什么要留这么个大胡子呢?” 莫泊桑淡淡地回答:“至少能给那些对文学一窍不通的人一个赞美我的东西。 实例一 记者: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 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实例二 罗斯福任美国总统以前,在海军部供职。某日,一位朋友问及海军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筹建基地的秘密计划。罗斯福特意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实例三 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实例四 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实例五 一、阅读下面的应对案例,简要分析、评价这些名人采用的应对技巧。 孔融十岁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得到人们的赞许。有一个叫陈韪的官员却当众不以为然地说:“小时了了(聪明),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回应道:“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针对叫陈韪的官员的当面取笑,孔融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避其锋芒,巧换概念,运用“归谬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言外之意是陈韪现在并不聪明。既化解了自己的尴尬,彰显了自己的聪明,又有效地回击了陈韪的羞辱,可谓是一举两得。 2.一名英国女士非常喜欢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于是打电话给钱锺书请求见面。钱锺书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