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3369

6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 单元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19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0次 大小:322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
  • cover
第三单元《自然资源》教学设计 核心概念 4 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跨学科概念 1.物质与能量 2.稳定与变化 3.系统与模型 单元结构 学习内容 4.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1.1自然资源。 内容要求 1.了解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化石能等能源。 2.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树立海洋国土意识。 3.知道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垃圾分类为例,通过践行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树立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 单元目标 1.科学观念: (1)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地球是人类应当珍惜的家园。 (2)知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3)知道太阳能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新能源,还了解到人类已经开发了多种新能源。 (4)认识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关系,知道区分什么是可再生资源,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 2.科学思维: (1)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能说明假设的依据。 (3)能基于所学的知识,制订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初步具备实验设计的能力和控制变量的意识,并能设计单一变量的实验方案。 (4)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5)能基于所学的知识,用科学语言、概念图、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 (6)能基于所学的知识,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设是否一致。 (7)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学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与结论;能基于证据质疑并评价别人的探究报告。 (8)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完善探究报告。 3.探究实践: (1)分析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会做模拟石油开采实验。 (3)动手制作一辆太阳能小车,探究影响太阳能小车速度的因素。 (4)动手体验双层玻璃的保温效果。 4.责任态度 (1)对大自然和生物的爱护、保护意识,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乐于交流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异同。 (3)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4)交流自然资源短缺与人类的关系、如何善用自然资源。 学情分析 1.六年级学生在之前的科学课程及日常生活中,已对一些常见的自然资源, 如水资源、森林资源等有初步认知,但对于资源的分类(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复杂关系理解较浅 。在数学和语文知识的辅助下,他们能够通过阅读资料、分析数据来进一步学习自然资源知识,但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2.此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快速发展,能理解较为抽象的自然资源概念,如能源资源中的核能等。不过,对于一些复杂的资源问题,如资源短缺引发的社会矛盾等,还需借助具体案例和直观材料辅助理解。 3.多数学生对自然资源中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如日常的资源浪费现象、环保行动等兴趣浓厚 。但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资源勘探、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内容,兴趣较低,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 4.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收集资料,但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小组合作学习时,部分学生存在依赖他人或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教师需加强组织引导,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 5.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一定的资源保护意识,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不足,如虽知道节约用水,却难以在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