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冀少版生物七下3.2.3《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冀少版生物学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在学习了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后,学生对循环系统已有一定认识。而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是对循环系统知识的延伸与应用,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完善知识体系,同时也是引导学生建立健康意识,落实“健康生活”的生物学科素养。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掌握人体基本结构层次,且在本章前两节学习了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途径和功能,对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有初步了解。但此阶段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直观、生动的事物兴趣浓厚,好奇心强,但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心跳、脉搏等现象有直观感受,也听闻过一些心血管疾病,对心脏和血管的保护充满探索欲望。但学生对“不良生活习惯如何导致疾病”的机制认知不足,需要结合生活实例强化理解。 核心素养目标 生命观念:举例说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概述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科学思维:通过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及探究实践的能力。 态度责任:了解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增强健康意识,提高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举例说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概述心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2.通过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科学思维。 难点: 1.通过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及探究实践的能力。 2.了解保护心脏和血管的方法,增强健康意识,提高社会责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我国每年有数百万新发病的脑卒中和冠心病患者,由此导致的家庭、医疗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心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使其健康地工作呢? 展示新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 思考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齐读学习目标,明确重难点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寻证据.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 布置学生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防治的资料,引导小组代表展示分享其收集结果,并做到及时鼓励及肯定。 收集心血管疾病及其预防的资料,小组代表展示分享其收集结果,并对其他小组成果进行评价补充。 通过小组收集并分享资料,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践能力。 任务二:学习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PPT展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简要说明其病因或危害。 观看PPT,跟随老师思路积极回答老师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任务三:学习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PPT展示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并举例说明。 观看PPT课件,归纳总结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任务四:学习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 通过图片及案例展示,讲解营养过剩、高脂饮食、偏食、厌食、酗酒、嗜烟、长期精神紧张、缺少体育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脏和血管的危害。 认真听讲,观看图片或案例,思考讨论,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图片形象生动,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良生活习惯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任务五:学习常见心血管疾病的急救 举例说明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措施,如不要盲目给患者用药,及时拨打120,冠心病患者要每日按时用药等。 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等。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做好对心脏和血管的日常保护。 任务六:学习心血管疾病的防护 举例说明心血管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