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 1.2 规划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本框题对应的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主动锻炼个人心理品质,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二、课时教材分析 本框题在拉开初中序幕、开启初中生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生活需要规划,并做好初中生活规划。本框题共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明确初中生活规划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需要规划,合理的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度过初中阶段。二是从个人发展目标和制订行动方案两个方面指引学生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三是有了规划,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地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通过“方法与技能”引导学生明确努力有方法;通过“启思导行”引导学生完成“我的初中生活规划书”,并进一步落实规划行动。 三、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需要面对初中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带来的变化,需要处理新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关系。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需要从不同方面思考如何度过初中生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规划初中生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共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规划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规划初中生活的做法。 五、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世界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初中阶段做好规划的重要意义,积极应对初中阶段生活的各种挑战。 责任意识:能够结合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健全人格: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 六、设计意图 本课以“规划小调查”导入,进而引入合理规划这一话题。设置一个总议题:规划初中生活·绘青春蓝图,下设三个子议题,子议题1:明·规划之何义?子议题2:析·规划之何因?子议题3:探·规划之何行?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规划、畅想初中美好生活进而辨析观点、“瞎忙族”VS“高效族”、“高效族”谭永超的逆袭之路等,使学生懂得何为规划,如何规划和怎样进行规划。让学生意识到规划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合理规划初中生活,通过规划为日后的初中生活指明方向。 七、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 通过课前调查导入: 1、你对初中生活有明确的规划吗? A.有明确的规划 B.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没有明确的规划 C.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2、你是否了解自己的兴趣与专长? A.了解 B.不了解 C.不太清楚 3、你是否有这样的情况: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很重要的事,但到了第二天,这种劲头就消失了。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未这样 【设计意图】以“生活中的规划小调查”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做到合理规划。 (2)新课讲授 总议题:规划初中生活·绘青春蓝图 子议题一:明·规划之义? 【议学情境】:观看不同层面的规划。 【议学任务】: 请回想自己了解或者做过的某些规划,就此总结何为规划的含义? 【议学小结】1.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对未来的事情作出事先的设计与安排。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规划”,知道规划的含义。 子议题二:析·规划之因? 【议学情境】展示“瞎忙族”VS“高效族”的区别 “瞎忙族”是没有目标和方向的忙碌,永远有忙不完的活,但是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