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4765

安徽省蚌埠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含解析)

日期:2025-04-0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7561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安徽省,蚌埠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
  • cover
安徽省蚌埠市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测量是物理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测量方法对物理探究的结果至关重要。如图所示测量硬币直径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图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硬币的直径的方法是不科学的,误差较大,故AB错误; C.图中所示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应的示数之差即为硬币直径的大小,故C正确; D.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线开始测量,图中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故D错误。 故选C。 2.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 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 D. 经过,甲乙相距 【答案】C 【解析】【分析】 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图象,我们可以求: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路程;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所用时间; 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求物体的运动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 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 【解答】 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知,经过,甲车路程为,乙车路程为,甲车在乙车的后方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秒,如果他在前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求运动员的平均速度问题,熟练应用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要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注意路程和时间的对应。 【解答】 百米赛跑的路程,运动时间,运动员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选C。 4.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丁音调相同 B. 甲、丁音色不同 C. 甲、乙音色不同 D. 甲、乙、丙响度相同 【答案】B 【解析】A.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丁的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从图像可知,甲、丁形状相同,音色相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从图像可知,甲、乙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即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乙图:利用超声可以探测海底深度,说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 C. 丙图:城市中的噪声监测仪,数字后的单位应该是 D. 丁图: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发声音调高 【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涉及到防止噪声的途径、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声波的传播速度、响度的单位等多个知识点,考查比较全面,难度不大。 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噪声。 在相同温度下,在相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相同。 声音的强弱,即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表示,声音越小,分贝数越小。 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可以比较频率大小。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