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12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四季更替,岁月变迁,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晶莹 C. 霜挂枝头 D. 千里冰封 2.如图所示为有关声现象的实验,关于各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如图所示,图中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弹起可以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 B. 如图所示,图中通过听声音和观察、纸屑跳动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 如图所示,图中通过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 如图所示,图中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3.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传说,众多“鱼洗”声能汇集成千军万马之势,曾吓退数十里外的敌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高超的科学制器技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鱼洗”发出的声音只能靠盆中水传入人耳 B. 众多“鱼洗”声的传播速度是 C. 众多“鱼洗”声汇集改变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D. “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鱼洗”正在振动 4.图中所示的自行车零部件中,主要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车轴上的滚珠轴承 B. 刹车时用力捏闸 C. 轮胎上印有花纹 D. 脚蹬表面凹凸不平 5.近期河南多地出现干旱的情况,为了缓解农田干旱无法种植,各地政府采用人工降雨的措施,如图所示。该措施是将大量的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发射到空中,从而达到降雨的效果,下列有关人工降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形成的 B. 干冰在常温下容易升华放热 C. 人工降雨是由于干冰汽化形成的 D. 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导致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6.赛龙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图所示是龙舟赛的精彩情景。下列对此场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呐喊声通过空气传播到龙舟队员耳中 B. 锣鼓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C. “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锣鼓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7.如图是一款黑科技阅读设备“博看光影阅读”。它利用了激光投影和成像技术,开机后该设备将资源投影到白色粗糙的桌面上,直接在桌面上用手进行触控操作,犹如在手机上操作一样简单。下列关于此设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投影仪的镜头是凹透镜 B. 桌面上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C. 白色桌面便于吸收各种色光 D. 选用粗糙的桌面是为了使光发生漫反射 8.木格措是川西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如图是小茗同学暑期在木格措旅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水呈蓝色是因为湖水发出了蓝色光 B. 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 水中山的倒影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水中山的倒影是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9.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图象,由图可知( ) 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 甲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C. 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甲、乙两车都以的速度匀速运动 10.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B. 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 若甲和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是乙的倍 D. 体积为的甲物质,质量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1.我国的古诗词和民间俗语中往往包含着物理知识,从物理知识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对于诗句或俗语理解、解释正确的是( )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以“帆”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 “忽闻岸上踏歌声”中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12.对学习进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