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皮埃尔·德·顾拜旦 新课导入 14-18世纪,欧洲大陆出现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文主义者发掘和整理了古希腊体育的丰富遗产,如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和其他祭礼竞技、古代雅典体育和斯巴达体育等。今天,我们就走进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在“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上的演讲。 同学们看到奥运五环和圣火,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吗? 奥运会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每四年就要举办一次? 素养目标 掌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演讲稿的特点,感知奥林匹克精神。(重点) 壹 识记并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体会演讲词慷慨激昂的语言特色。(重点) 贰 感受奥林匹克复兴人们的喜悦,掌握演讲的技巧。(难点) 叁 壹 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 顾拜旦(1863-1937),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少年时代酷爱体育,对古希腊灿烂文化饶有兴趣。1896年创办了现代奥运会,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将近30年,他还设计了奥运会会徽、会旗,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一生可以说为奥林匹克运动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于他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卓越贡献,被国际奥委会授予终身名誉主席称号,这一荣誉是史无前例的。 写作背景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或奥运)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1896年开始奥林匹克运动会每四年就举办一次(曾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中断过三次,分别是在公元1916、1940和1944年),会期不超过16天。由于1924年开始设立了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会习惯上又称为“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写作背景 本文是顾拜旦于1919年4月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在此之前,奥林匹克运动自身存在许多弊端,也受到国际政治局势的严重影响。这些都违背了顾拜旦所提倡的奥林匹克精神,于是他用此次演说以重申奥林匹克精神。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召开。 本应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六届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停办。 1896年 1916年 1919年4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仅5个月,顾拜旦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委员大会,发表了题为《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的演讲,阐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 贰 整体感知 明确字音 浩劫 指摘 襁褓( ) 萦绕( ) 绚丽( ) 枷锁( ) 拙劣( ) 肤浅 目睹( ) 奠定( ) 挚爱( ) 钟爱 分崩离析( ) 暴风骤雨( ) 担惊受怕 行将就木( ) 相辅相成( ) 自圆其说 qiǎnɡ bǎo yínɡ xuàn jiā zhuō dǔ diàn zhì bēnɡ zhòu xínɡ fǔ 任务要求:阅读全文,明确字音字形 词语积累 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 暴风骤雨:来势急速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担惊受怕:提心吊胆,害怕遭受祸害。 行将就木:快要进棺材了。指人临近死亡。 针锋相对: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策略、论点等尖锐地对立。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萦绕:回旋往复,曲折环绕。 自圆其说:使自己的论断或谎话没有破绽。 含贬义 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灭亡。 含褒义。 可形容水流、云雾、乐声等。 反义词:自相矛盾。 梳理结构 演讲内容 演讲对象 演讲缘由 梳理这篇演讲词的演讲内容、演讲对象、演讲缘由。 阐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是平和与自信,点明了奥林匹克运动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并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教育意义和另一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