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9907

12《诗经》两首 2课时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0097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诗经,两首,课时,课件,35张,ppt
    (课件网) 第一课时 《关雎》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3、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学习目标 重点 难点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称“国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内容以颂扬为主。 文学常识 雎鸠 jū jiū 荇菜 xìng 窈窕  yǎo tiǎo 寤寐 wù mèi 好逑  hǎo qiú   芼 mào 正字音 第一课时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节奏语气 感情 听读 第一课时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 流: 捞取 寤寐:日日夜夜。 服: 思念 悠: 忧思的样子。 友: 亲近 芼: 挑选。 乐之:使她快乐 识记重点词语 第一课时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黄河小岛上。文静秀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短不齐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未如愿,醒来梦里意常牵。相思悠悠情无限,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短不齐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文静秀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短不齐荇菜鲜,拣了左边拣右边。文静秀丽好姑娘,敲钟打鼓使她欢。 译文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思读:读懂诗意,读出画面 一.读出故事: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第一课时 首章(前4句):小伙子的爱情和愿望。 次章(中8句):小伙子的寤寐不忘。 尾章(后8句):设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爱慕 思恋 幻想 思读:读懂诗意,读出画面 二.读出情感: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第一课时 例: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一幅:雎鸠和鸣图。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 三.读出画面: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 思读:读懂诗意,读出画面 第一课时 ①雎鸠和鸣图 ②少女采荇图 ③长夜难眠图 ④琴瑟和谐图 总结 思读:读懂诗意,读出画面 文中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品读:鉴赏手法,读出美感。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赋:即直陈其事,直接抒写。 比:即比喻。 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文学常识 赋 比 兴 第一课时 赋 品读:鉴赏手法,读出美感。 第一课时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它后面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什么关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比 兴 品读:鉴赏手法,读出美感。 第一课时 请同学们看看下面的诗句有什么特点? 重 章 叠 句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品读:鉴赏手法,读出美感。 一、比兴手法的运用 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写作特色 第一课时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第一课时 1.完成《关雎》测试题 2.配乐美读《关雎》 作业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感谢观看 第一课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课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