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60380

2 回延安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4-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3859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延安,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课题:回延安 走近作者 了解背景 贺敬之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1956年春,他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参加“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大会期间,他受到了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目睹延安城的新貌,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回延安》。 他说:“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 ” 写作背景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感知内容,梳理诗歌的抒情线索。(重点) 2.赏析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揣摩诗人对“母亲延安”的感情。(难点) 3.了解“信天游”的形式,感受诗歌浓郁的地方特色。(重点) 朗读诗歌 赏析内容 学习任务一 把握诗歌内容 听名家朗诵,参照示例,试着给每一部分添加一个恰当的动词。 回 延安 延安 延安 延安 延安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双手搂定宝塔山。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红旗飘飘把手招。 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一头扑在亲人———… 一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二 米酒油馍木炭火, 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 可真见亲人……” 亲人见了亲人面, 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 “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 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 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 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长江大河起浪花。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 三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 母亲延安换新衣。 四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 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五 1956年3月9日,延安 概括每部分的内容,思考诗人是按怎样的线索抒发感情的。 回 延安 忆 延安 话 延安 看 延安 颂 延安 全诗以诗人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为线索,即“重逢———回忆———赞美———展望”。 表达方式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千声万声呼唤你,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学习任务二 赏析艺术手法 表示一次次在心里呼唤延安,表达了对延安的思念之深。 延安熔炉锻造了“我”,与延安永远有割舍不掉的感情。 直接抒情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 动作描写 用“黄土”代表这片土地,养育了这里的人民,“抓”“贴”等动作,将重回延安的兴奋心情表露无遗。 心中有千言万语,却“登时说不出来”,表现出诗人见到亲人们时无以言表的激动,“扑”这一动作正是这种心情的外在表现。 老爷爷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