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必修1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C B D A 能够运用资料,说明常见的气象灾害的分布地区。 结合实例,说明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和避灾方法。 了解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概念。 结合实例,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学习目标: 1 洪涝灾害 2 干旱灾害 3 台风灾害 4 寒潮灾害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洪灾: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 涝灾: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 2、洪涝灾害成因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气候 河湖水量、泄洪蓄洪能力 地势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概念 (1)气候: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且多暴雨;夏秋 季节台风带来特大暴雨。 (2)河湖水量大、泄洪蓄洪能力差: ①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来水量大; ②河道泄洪能力差:河床淤积(中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弯曲,泄洪能力差;入海口附近,海水顶托作用强烈。 ③湖泊蓄洪能力差(中上游水土流失,下游湖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使湖泊面积缩小) (3)地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4)平原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受灾体大) 2、洪涝灾害成因 短时间大量“来水” 是无足够空间“容水” 是无法及时“去水” 实质—水多 (1)造成短时间大量“来水”的原因 降水集中,强度大;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汛期长,特别是雨季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引起上中游干支流同时大量汇水。 (2)无足够空间“蓄水”的原因 流域中下游无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如水库)或湖泊数量少、容积小,如长江中下游因围湖造田、上游滥伐森林造成下游泥沙淤积等,使洪水无处容纳,造成漫溢或溃堤。 (3)无法及时“去水”的原因 河道弯曲淤塞,排水不畅;地势低洼,流速缓慢;城市建设,路面硬化,难以下渗 (1)我国洪涝灾害分布 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东北、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流域等) 3、洪涝灾害分布 在广大山区也容易受到洪水侵袭。 与平原地区洪涝相比,山洪历时短,洪水流速快,危害更严重。 贵州望谟“6.6”山洪灾害 (2)世界洪涝灾害分布 地中海沿岸地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日本、印度半岛的北部以及美国的中东部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洪涝灾害频繁且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4、洪涝灾害的危害 (1)经济:淹没农田、聚落等,导致农作物减产;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2)社会:造成人员伤亡、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爆发疫情,威胁人体健康,给人造成心理创伤。 (3)生态环境:引发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引发河流泥沙淤积,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1998年特大洪水 据统计,全国共有30个省(区、市)受灾,洪涝受灾面积3.3亿亩,成灾面积2.07亿亩,受灾人口1.86亿人,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0.9亿元,其中水利设施水毁损失287亿元。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省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7月20日郑州市遭受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共造成河南省150个县(市、区)1478.6万人受灾,因灾死亡失踪398人,其中郑州市380人、占全省95.5%;直接经济损失1200.6亿元,其中郑州市409亿元、占全省34.1%。 新疆喀什洪水 巴基斯坦洪水 6月中旬以来,巴基斯坦因强降雨和洪灾死亡的人数已升至1208人,超过3300万人受灾。截至目 ... ...